日本股票又成雞肋?
2016/04/29
![]() |
肖敏捷 |
日本股市的表現之所以落後於其他股市的主要原因是日元突然升值。日經指數總共包括225隻權重股,其中不乏象豐田、佳能等出口型大企業。日元如果升值過快的話會對影響這些企業的業績。研究日本股快30年的朋友指出日元對美元每升值1日元日經指數會下跌100點,如果按照他的邏輯,日元對美元的匯率從最低的125日元/美元升值到110日元/美元,僅匯率因素就可以讓日經指數下跌將近1千500日元。
除了匯率之外,日本股市沒有故事可講也是一個頭痛的問題。2013年以來,日本股市最大的話題是「安倍經濟學」。但是,目前在日本的媒體「安倍經濟學」出現的次數明顯減少,一些問卷調查也顯示有一半的受訪者表示對「安倍經濟學」不抱期待。「安倍經濟學」已經執行了三年了,然而日本經濟仍然沒有擺脫通縮,工薪階層的工資上漲幅度也不盡人意。再加上一些老牌企業醜聞不斷,這些都影響到海外投資家對日本股市的信心。在大環境不好的形勢下,海外資金加速撤離日本市場也是無可奈何。
上世紀80年代末日本股市大泡沫崩潰之後,日本股市除偶爾出現短期的上漲行情之外,長期沉寂停滯不前。「安倍經濟學」之前,有家日本大券商認為僅從事日本股業務難以生存,宣佈大舉進軍香港準備從亞洲股市尋到活路。對很多投資家來説,要麼首選美國股市,要麼押注在亞洲等新興市場,日本股市很難進入投資家的視野,將之成為雞肋毫不過分。
客觀地講,最近幾年,投資家重新關注日本股市「安倍經濟學」功不可沒。但是如何避免日本股熱僅是曇花一現,「安倍經濟學」需要拿出實際成果給市場信心。短期之內,有關再次上調消費稅以及參議院大選的結果是否成為日本股市的轉捩點值得關注。
(本文僅為個人觀點,與作者所屬公司SMBC日興證券無關)
專欄:肖敏捷論中日
肖敏捷 簡歷
出生於中國西安。自武漢大學畢業後,作為日本文部省(當時)公費留學生到日本留學,先後就讀於福島大學和筑波大學的研究所。1994年起在日本的證券行業從事經濟分析和資産管理之後,目前SMBC日興證券經濟分析師。作為頻繁來往于中日之間,不斷推出準確經濟報告的經濟分析師而為人所知。
在《日經Veritas》排行榜(2010年)經濟分析師部門中居第5位。著作有《中國人經濟分析師看中國經濟》。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