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把手機支付捧上天
2019/04/17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肖敏捷:隨著中日關係的不斷改善以及春暖花開美好季節的到來,最近來日本訪問的中國遊客和視察團越來越多,可以説是近十年來少有的盛況。無論是因公還是因私,筆者也接觸了很多來自國內的朋友。在聊天閒談過程中,經常聽到大家抱怨説日本很多地方值得中國學習,但是手機支付太落後了,被中國甩出好幾條街。筆者最近去國內出差,確實感受到手機支付已經滲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筆者孤陋寡聞沒去過幾個國家,但直覺告訴我估計在地球上沒有一個國家和地區能夠在手機支付上敢跟中國叫板的,日本更不是中國的對手。所以朋友們來到日本發現手機支付不好使,如同從彩電回到黑白電視的時代,大家的意見我是非常認可的。
![]() |
二維碼結算(日本LINE公司的LINE Pay) |
|
但是請允許筆者冒昧地提出一個問題。日本企業既然可以把很多事情做到細緻入微,讓國民的日常生活越來越方便,甚至連手機支付不可缺少的二維碼都能發明出來,但是為什麼沒有普及手機支付?一句話,在很多地方非常精明的日本人卻為什麼如此愚蠢?筆者不否認不少日本人或企業墨守陳規,在數位經濟方面落後於美國和中國。但是為什麼沒有普及手機支付,其實説白了,在日本因為大多數人認為手機支付可有可無,所以企業或個人的熱情不高。如果手機支付能夠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筆者想日本企業也不會睡著不醒,因為從技術上來講早已萬事俱備。
首先在日本支付手段非常多,現金、信用卡、西瓜卡(Suica)等等已經有很多選擇。例如西瓜卡主要在東京一帶普及,到了關西還有地方版的感應式現金支付卡。最近很多日本人去了中國後對中國的手機支付讚不絕口,順便抨擊日本太保守太落後,結果日本政府和企業真有點慌了紛紛推出五花八門的手機支付服務。筆者為了趕時髦搶紅包也下載了軟銀和樂天的,但是由於老花眼看不清哪個是想用的在收銀臺耽誤時間,還不如使用西瓜卡快。
其次無論是現金還是手機,都只是一種支付手段而已,其目的在於購買商品或服務。那麼既然是手段,那麼有必要使用各種手段去拼命追求手段嗎?如果商品或服務品質皆佳,誰又在乎使用何種支付方式呢?很多朋友們嘲笑日本手機支付太落後,但這絲毫不耽誤大家在日本買個不停,這就非常清楚地説明手段和目的是兩碼事。
最近去國內農村的旅遊景點,看到連小攤小販都在使用手機支付,大家從假鈔和破損貨幣的困擾中完全解放,筆者非常認可手機支付極大方便了中國人民的日常生活,確實是件非常了不起的壯舉。但是當我在機場書店購書用人民幣現金付帳時,收銀工作人員滿臉詫異,肯定覺得怎麼突然來了一位原始人。然而讓筆者吃驚的是工作人員雖然貫徹執行中國人民銀行的通知沒有拒絕收取現金,但很遺憾筆者掏出的是舊版人民幣被告知如果收了會挨批評拒收。結果本該多買幾本書,但最後由於新版的人民幣錢不夠只買了一本。對經濟來説,是支付手段重要還是消費者掏錢消費重要,筆者想大家都明白。
![]() |
廣州商販也使用二維碼支付 |
再次聲明筆者無意否定手機支付的重要性,但千萬不要把它神話,更不能本末倒置。如何滿足國民對美好生活日益增長的需求,不能僅僅追求手段的美好,提供美好的衣食住行醫教才是最終的目的。手機支付如此,經濟發展也是如此。分清了目的和手段,也許我們對一些問題的看法更客觀、更包容。
本文僅為作者個人觀點。
![]() |
肖敏捷 |
肖敏捷 簡歷
出生於中國西安。自武漢大學畢業後,作為日本文部省(當時)公費留學生到日本留學,先後就讀於福島大學和筑波大學的研究所。1994年起在日本的證券行業從事經濟分析和資産管理之後,目前為恒正資本(AIS CAPITAL)的代表合夥人。
在《日經Veritas》排行榜(2010年)經濟分析師部門中居第5位。著作有《中國人經濟分析師看中國經濟》和《中國新的經濟大革命》。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