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以民為天,民以食為天
2015/07/03
有一次在國內出差,早上在酒店吃早餐(自助餐)。一位本土紳士在各種食品前巡視觀察,但並不動手取食品,我正看的納悶,這位紳士來到日餐前,看有一鍋大醬湯,就問廚師:這裡面有添加劑嗎?廚師連頭也沒抬,説:「沒有,醬是從日本直接進口的,我們只加了一點水。」聽了廚師這話,此紳士隨即乘了一碗大醬湯,外加些米飯,吃完就離開了餐廳。在中國食品的安全問題的確十分嚴重。
![]() |
柯隆 |
可以和中國的飲食文化一比的是英國的語言文學文化。英國人從政府到百姓都視英語為賴以生存的文化依託,他們周遊列國,當行囊空空時完全不必擔心,他只要找一家英語會話學校就可以活下去。我們從喬叟、莎士比亞一直到今天的哈利·波特,可以看到英國人太會「編故事」了。我曾在英國人家借宿過一段時間,那家父子每天早上起來必定拿出小説哈姆雷特,各自指定角色有聲有色的朗讀。另外,我們在英國電影裏幾乎聽不到任何下流話,這一點和好萊塢完全不同,好萊塢電影裏的英語充斥了下流話。
回來再説我們的飲食文化,中國人離鄉到海外,陷入困境時,他只要去買一口炒菜鍋就可以活下去。各國的唐人街實際是中國餐館聚集地,可見餐飲是中國人的立命之根。
|
有一次和朋友從上海開車去杭州買茶葉,路過嘉興,嘉興的粽子堪稱天下一絕,在高速路的服務區我看到小超市裏有賣肉粽,就取出了錢包,沒想到同路的一位教授突然按住我的手和錢包:柯先生,這裡的肉粽不能買,你要想吃我回去讓我太太給你包。我聽了很吃驚,當然不難猜出他的潛台詞。隨後當我們趕到杭州的龍井村,掃興之事又發生了,茶農家的大姐乃痛快之人,看到我們就説:你們來晚了,好茶葉早被政府包下了,連我們自己也喝不上。
我想起一個經濟學教授曾經跟我説:在中國不是什麼以人為本,中國是地地道道的官本位。如果説高級官員可以享受特供服務,有錢的企業家可以到高級酒店吃到相對較安全的食品,那麼我想問:那麼草根百姓們吃什麼呢?
有媒體報導説中國政府任命了一位副總理專管振興足球。我看到此消息從心裏感到欣慰,中國的足球事業終於有希望衝出亞洲了。但回過頭來我又不得不想:比起振興足球事業,難道保障食品安全不更重要嗎?政府是否應該任命一位專門負責食品安全的副總理呢?
長期以來,經濟政策通常被形象地描述為菜籃子工程,意思就是食品價格一定要保持穩定。我想這是對的,保障13億6000萬人的吃飯問題當然是頭等大事,但保障吃飯問題不僅僅是每個人都吃飽,更重要的是吃的放心。我想那些偷偷進口40年前加工的肉類食品的犯罪份子自己也不敢吃那些肉。我想中國要保障食品的安全首先應該邁出第一步:官員、企業家和草民應該同舟共濟,當高級官員們去超市購買食品了,食品品質監管部門才會真正去監管市面的食品品質。我堅信為人民服務的中國政府一定能夠做到這一點,而且比資本主義國家的政府做的更好。
本文僅代表筆者個人觀點
柯 隆 簡歷
富士通綜合研究所主席研究員,靜岡縣立大學特聘教授。出生於中國南京。86年畢業於南京金陵科學技術學院日本專業,88年旅日後進入愛知大學法經學部學習,92年畢業後進入名古屋大學大學院經濟學研究科深造,94年碩士課程(經濟學)畢業。98年10月、富士通綜研經濟研究所主任研究員。2005年6月、同總研經濟研究所上席主任研究員。06年起擔任主席研究員。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