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家竹內宏
2016/06/07
![]() |
竹內宏 |
我於1994年在名古屋大學獲得經濟學碩士後進入長銀綜合研究所當研究員,認識了竹內先生,雖在同一個公司,但沒有太多的交往。只是在研究所抽空讀了竹內的幾本代表作,如《小巷裏的經濟學》。
後來得知竹內先生原先也是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信奉者。據竹內先生自述進銀行後,每天晚上回家不睡覺研讀馬克思的《資本論》,然後,白天到銀行打瞌睡。最有趣的兩件事就是由於太瞌睡,有一天不注意抽煙的煙頭把一家公司的借款協議給燒了;另一天,稀裏糊塗把日本銀行(央行)的2億日元的票據當廢紙給扔了。好在銀行的廢紙不是立刻燒掉,而是要保存兩個星期。上司命令年輕的竹內去掏垃圾,最終找回了那張2億日元的票據。後來據竹內先生回憶,在掏這張票據時也意外獲得一些銀行幹部給秘書等女職員的私人便條,號稱我掌握了這些傢夥的弱點。
銀行的上層覺得把這樣一個異端放在銀行總部會惹麻煩,在竹內先生當上長銀的專務後,銀行上層決定把銀行內部的調查部獨立出來,成立一個綜合研究所,讓竹內出任理事長,這樣銀行可以避免很多「麻煩」。
我和竹內先生走近是在長銀倒閉以後。1998年長銀倒閉,這位老人把沒有去處的研究員召集起來成立了一個新的智庫「價值綜合研究所」,竹內先生出任顧問。不久竹內先生被老家靜岡縣政府聘請為靜岡綜合研究所理事長。因為這是一個很小的研究所,沒有配置太多的研究員,竹內先生要到中國訪問,就邀請我與他同行。我們一起去中國,他去山東大學和浙江銀行協會等地講課,由我當翻譯,他講的內容後來成書,在國內出版《日本的金融敗戰》。
後來,靜岡綜合研究所被改組成靜岡縣立大學全球區域中心,竹內先生出任中心主任,我也有幸被聘為該中心的客座教授,再次和竹內先生同事。
在此必須提一下的是竹內先生和汪道涵先生的交往,兩位老人的深交結果是上海成功地舉辦了世博會。80年代,時任上海市長的汪道涵先生結識了竹內先生,竹內先生和作家界屋太一訪問上海時見到汪道涵市長,建議他舉辦世博會,這樣可以促進上海的經濟發展。這一建議雖然經歷了一些波折,最終成就了2010年的上海世博會。上海市為了感謝竹內先生,在世博會期間,為竹內先生在世博園內舉辦了生日晚會,據説這是唯一的一次。
竹內先生的經濟學理論不是今天的主流經濟學,而是草根經濟學。他用非常平易的語言説透數理經濟學無法證明的經濟現象。從本質上説,竹內先生的草根經濟學道出了日本社會的真諦,所以廣為大眾歡迎。
![]() |
柯隆 |
本文僅代表筆者個人觀點
柯 隆 簡歷
富士通綜合研究所主席研究員、靜岡縣立大學特聘教授。出生於中國南京。86年畢業於南京金陵科學技術學院日本專業,88年旅日後進入愛知大學法經學部學習,92年畢業後進入名古屋大學大學院經濟學研究科深造,94年碩士課程(經濟學)畢業。98年10月,富士通綜研經濟研究所主任研究員。2005年6月,同總研經濟研究所上席主任研究員。06年起擔任主席研究員。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