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展望2017年

2017/01/05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柯隆: 毛澤東時代,一般中國人家沒有電視,只有聽廣播,看報紙,但報紙也就那麼幾種,口徑腔調完全一樣。每每到了元旦,大人們都關心以毛澤東名義發佈的《新年獻辭》,有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的最著名男播音員莊嚴地宣讀(我猜想不懂漢語的外國人聽了,可能跟我們今天聽北朝鮮播音員的表演差不多)。人們希望通過新年獻辭讀出一點有關國家大事的「滋味」。可是,那裏面實在沒有任何滋味,那個年代,不是打倒這個,就是打倒那個,經濟一塌糊塗,代筆寫新年獻辭的筆桿子們也只能是唱唱高調。

 

柯隆 的其他文章

 

  為什麼安倍外交亂了陣腳?

 

  中國人,你真的那麼有錢嗎?

 

  幾十萬貪官倒下太可惜了

 

  知識還是不是力量


  中國的第三次留學浪潮

  日本的民進黨為什麼沒有起色

  日本可能更接近社會主義

  到底是川普還是川普?

  宗教與政治

  中國足球怎麼了?

  東京都遇到了大麻煩

  日本的明治維新和中國的改革開放(下)

  日本的明治維新和中國的改革開放(上)

  日本銀行步入死胡同

  中國樓市必須有泡沫

  楊改蘭一家的悲劇

  中秋時節話月餅

  王寶強婚變值得看熱鬧嗎

  比賽第一,友誼第二

  趙薇錯了嗎?

  綜合國力

   更多》》》專欄:老柯要説話

   改革開放以後,雖説對新聞的管控沒有放鬆,但中國人的資訊源越來越多元化。剛開始,為了學英語,用短波收音機收聽美國之音的《英語900句》,順便聽聽美國人報新聞,他們有一個很好的節目《時事經緯》。聽多了,發現美國人報新聞不唱高調,內容也豐富。但那時候不能和同學交流那些內容,畢竟那是敵臺。

 

  其實,我們縱觀一下政治領袖的講話或談話,以及官媒的評論,可以發現近40年來他們的套路基本沒有變。只有回國出差,坐在計程車上,聽到那些生活或娛樂的節目才發現中國在變化。其實,沒有人願意聽或看那些一本正經教訓人的話。好像每年新年,美國總統都要請一些媒體人到白宮開個宴會,美國總統的致辭完全是説一些政治笑話。一個不會幽默的政治家應該説是不合格的政治家。

 

  我不知道中國的幹部為什麼個個都一本正經,毫無幽默感。其實,中國人是很喜歡幽默的,也喜歡開玩笑,可不知道為什麼官場裏完全沒有幽默氣氛。我真的不知道共産黨的幹部回到家是不是跟他(她)們的家人也那麼嚴肅:「你遵守八項規定了嗎?」如果那樣的話,人活的就太沒趣了。

 

  有一次參加一個國際研討會,晚上開酒會,大會請來自哈佛大學的一位美國教授做祝酒詞。這位教授不慌不忙地接過話筒:

 

  在古代埃及,有一天國王召集群臣開會,突然,宮殿裏闖進一頭獅子,所有人都很驚恐。這時候,宰相慢慢地走到獅子旁邊,對獅子説了幾句什麼,於是,獅子就懶洋洋地離開了宮殿。國王很吃驚,趕緊招宰相問話:「你跟獅子説什麼,它那麼聽話地走了?」宰相大聲回答:「回國王,我對獅子説下一個該我説話了。獅子聽了就走了。」

 

  這位教授説到這兒,端起酒杯:但願我不要説的太長,祝各位愉快,乾杯!

 

  這是我聽過的最精彩的祝酒詞。

 

  説來説去,還沒有説到2017年。回顧2016年,無論是中國還是世界走得都很艱難,我不是中國官員,不會用那些套話唱高調。

 


 

  經濟方面,我不知道中國的銀行有多少壞帳,但種種跡象表明中國的銀行壞帳率實際已經很高。如此高的房價,在高價位買了房子的人,很容易出現資金鏈斷裂。銀行貸給國有企業的資金到底用到哪兒去了,可以説是一筆糊塗賬。産能過剩造成企業的生産、銷售和出口出現斷裂。國有企業的虧損很容易造成銀行系統的危機。客觀地説,2017年的中國經濟還將處在非常困難的狀態,也許這就是所謂的新常態。

 

  我不是研究政治和外交的專家,但只要我們打開一張世界地圖就可以發現全球都處在極其不穩定的狀態。美國嗎,不用説了,川普就任總統後美國會怎麼變,恐怕連他本人都不知道。日本在2017年可能要進行大選,也就是眾議院的選舉,安倍首相的經濟政策基本沒有奏效,所以,日本也可能進入新一輪不穩定期。南韓陷入了二戰後最混亂的局面,幾乎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中東危機不僅沒能克服,反而,民族和宗教之間的仇恨愈演愈烈。歐洲就更不用説了,2017年,法國和德國都要重新選政治領袖,稍有閃失,歐盟就可能真的瓦解。全球的政治領袖中,可能最強有力的就算俄國的普丁總統了。歐巴馬要制裁普丁,因為他擅自吞併了屬於烏克蘭的克里米亞,但結果是事與願違,經濟制裁完全沒能動搖普丁的政治基礎,反倒是歐巴馬率先卸甲歸田,他的後任川普相反頻頻對普丁示好。

 

柯隆

  我一再説我們處在一個亂世,所謂亂世,第一規矩不起作用,第二沒人説話管用。亂世的經濟有一個特點就是大起大落,不穩定。中國的股市沒有和國際股市接軌,我們可以看到國際股市這幾年的變化之大。聰明一點的企業家早已進入守勢,因為沒有人能夠讀懂明天的世界。我們展望2017年,應該説那多少有點像嚴重霧霾時的京城。

 

本文僅代表筆者個人觀點

 

      柯 隆 簡歷

      富士通綜合研究所主席研究員、靜岡縣立大學特聘教授。出生於中國南京。86年畢業於南京金陵科學技術學院日本專業,88年旅日後進入愛知大學法經學部學習,92年畢業後進入名古屋大學大學院經濟學研究科深造,94年碩士課程(經濟學)畢業。98年10月,富士通綜研經濟研究所主任研究員。2005年6月,同總研經濟研究所上席主任研究員。06年起擔任主席研究員。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