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材小用和小材大用

2017/01/26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柯隆:隨著反腐緊鑼密鼓,有很多新人被提拔到新的崗位。中國人通常會跟新分配工作的人寒暄:「這個工作對你來説是大材小用啊!」用人最理想的原則是應才適用,但説來容易,做起來卻很困難,因為很難客觀準確地評估一個人的才能。特別是提拔高級幹部,要做到應材適用就更困難了。

 

 柯隆 的其他文章

 

   川普就任、市場鬥工廠、兩敗俱傷

  人民幣自由浮動指日可待?

  日本的網上右翼和中國的憤青 

 

   關於中國市場經濟地位之爭

 

  霧霾警報只治標不治本

 

  如何展望2017年

 

  為什麼安倍外交亂了陣腳?

 

  中國人,你真的那麼有錢嗎?

 

  幾十萬貪官倒下太可惜了

 

  知識還是不是力量

 

  中國的第三次留學浪潮

  日本的民進黨為什麼沒有起色

  日本可能更接近社會主義

  到底是川普還是川普?

  宗教與政治

  中國足球怎麼了?

  東京都遇到了大麻煩

  日本的明治維新和中國的改革開放(下)

  日本的明治維新和中國的改革開放(上)

  日本銀行步入死胡同

  中國樓市必須有泡沫

  楊改蘭一家的悲劇

  中秋時節話月餅

  説説G20

   更多》》》專欄:老柯要説話

 

  這世上很多人覺得自己懷才不遇,所以才有了韓愈的《雜説四·馬説》那篇雜文。韓愈在這篇短文中,借相馬暗喻自己懷才不遇。所謂「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自古以來,多少才子因為沒有遇到伯樂,終身不被重用。韓愈的這篇雜文提出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命題,那就是千里馬是否只能被動地等待伯樂的降臨?

 

  現實問題是應材適用很難實現,不是大材小用,就是小材大用。説實話,這個世界上可能伯樂真的不多。不過冷靜地想一想,比起大材小用,小材大用更耽誤事。一個人被大材小用最多是耽誤其前程,但如果一個重要崗位用了一個小才,也就是小材大用,那很可能壞大事。

 

  從我到日本留學至今,總共在日本生活了29年,其間日本的首相換了19人,據我的觀察,其中有不少人應該説是小材大用,不客氣的説很多人根本不是當首相的料子。結果導致日本泡沫經濟奔潰以後失去了20年。

 

  同樣,日本有些大企業在用人方面也有小材大用的現象,一個小才領軍一個龐大的企業集團,最終導致企業倒閉或者被別的企業兼併。我想日本的夏普公司和東芝公司就是非常典型的案例。

 

  那麼,什麼是小才?通常小才只顧眼前,都是一些沒有前瞻性的人,而且往往心眼還特別小,對於比自己有才能的人沒有包容心。我想諸位讀者可以很容易在自己的身邊找到非常恰當的人選,而且還不是一個兩個。

 

  接下來的一個問題就是小才為什麼會被重用?這是一個很重要但不太好回答的問題。用韓愈的那篇雜文來套的話,小才被重用主要因為是負責人事的人不是伯樂。再大膽地説一句,一般來説小才喜歡用小才。小才總是擔心別人比自己強,所以,不用大才。這是一個連環套,一旦小才大用,那接下來會有一串小才被大用。

 

  文革時的王洪文應該説是一個小材大用的典型。是毛澤東親自提拔重用的王洪文,但這是一個極其敏感的話題,請允許我淺嘗輒止。但我要提醒各位的是應該注意小材大用帶來的後果和危害。

 

  説到小材大用,使我想起另一個現象,就是外行管內行。比如,我在日本的一個智庫(研究所)供職,日本的智庫遠遠沒有美國的智庫發達,原因之一就是日本智庫的管理層通常外行很多,沒有做過研究也沒有寫過文章的人來管理智庫,智庫怎麼可能發達呢?當然,外行和小才還不是一回事,應該區別對待。

 


 

  1990年代初,當時傳説朱鎔基副總理兼人民銀行行長為了換掉那些不懂金融的外行幹部,經常搞突然襲擊找一些幹部來問話:「請你告訴我,什麼是M2(廣義的貨幣供應量)?」當時的人民銀行還處在轉軌期,內部管理機制多半是計劃經濟的管理模式,很多中層以上幹部都是從別的部門調來的,不懂金融,更有一些是復員軍人,他們哪知道什麼M2。後來聽説人民銀行的人員素質大大提高,我想這主要得益於朱鎔基總理,這位內行的管理。

 

柯隆

  中國古代的王朝為什麼會改朝換代?其實也跟小才大用有密切關係。我們知道昏君通常是任人唯親,所以,問題就來了。雖然小才沒有能力,沒有本事,但小才通常擅長奉迎拍馬,所以,小才才會被大用。2017年是中國的人事年,我寫這篇短文沒有別的意思,旨在提醒那些用人的人,慎防小才大用。

 

本文僅代表筆者個人觀點

 

柯 隆 簡歷

富士通綜合研究所主席研究員、靜岡縣立大學特聘教授。出生於中國南京。86年畢業於南京金陵科學技術學院日本專業,88年旅日後進入愛知大學法經學部學習,92年畢業後進入名古屋大學大學院經濟學研究科深造,94年碩士課程(經濟學)畢業。98年10月,富士通綜研經濟研究所主任研究員。2005年6月,同總研經濟研究所上席主任研究員。06年起擔任主席研究員。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