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唱一帶一路的主角

2017/05/19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柯隆:去北京出差,每次入住的酒店説:沒房了。

   

  我很吃驚,什麼事這麼火?酒店的人説:有會。我説:什麼會?他們説:不知道。(其實他們是知道的,但為了保密罷了)。無奈,另外找了一家酒店。上網查了一下,才知道北京召開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端論壇。

   

  飛機路過天津,看到窗外萬里晴空。現在去北京很少看到萬里晴空。跟北京人聊天,他們説:現在,我們除了盼風,還盼會。我相信他們説的是真話。

 

  柯隆 的其他文章

 

 中國人真的比日本人還有錢嗎?

 

 誰為血染的中朝友誼畫上句號

 

 是房價太貴、還是工資太低

 

   中國人的納稅意識為何低 

 

 改革開放好似逆水行舟

 

 周立波玩槍走火

 

 中國社會進步了嗎?

 

 中國人,你幸福嗎?

 

   中美蜜月還是同床異夢

 

 中國人應該停止造神了

 

   旁觀産業政策必要性的爭論

 

 統計數據的陷阱

   

   更多》》》專欄:老柯要説話

  從機場出來,路上的車比往常少,各路口都有警車。據説有外國政要下榻的酒店都實施嚴格的安檢。我在入住的酒店周圍走了走,有幾個帶著紅袖章的大娘,這讓我想起小時候文革期間抓反革命的場景。

   

  説實話,我也算是去過很多國家的,從沒有見過哪一個國家像中國這樣如此費心接待外賓的。以前,中國沒有錢,外賓是富人,我們好好招待他們,希望他們來投資,這可以理解。但是,今天,中國是富人,富人花錢請他們來,還如此盛情款待他們,我多少有點不可思議。我的酒店隔壁下榻的是某中東國家的元首,晚上回酒店,道路被封鎖。中國人真是太熱情了。

   

  關於一帶一路,我看過國務院研究中心和英國皇家國際問題研究所的一個聯合研究報告,非常透徹地闡述了一帶一路的構想和意義。

  

  遠的不説,近一百年來中國人第一次要真正地站起來了。改革開放前的中國人真不能算站起來了,大躍進後的困難時期餓死了多少人?不計其數;文革後期,物資緊缺,不説回到舊社會,至少不能算是新社會。現在,中國人財大氣粗,要引領世界了,所以,中國國家領導人不失時機地推出一帶一路構想。其意義之深遠不用我多説。

   

  在此,我只想説一點,推進一帶一路,誰唱主角?

   

  前幾年,中國流行一個詞「頂層設計」。我想政府的作用應該就是頂層設計。但主角不應該是政府,而是民間,也就是民營企業。而且,任何開發項目都應該遵循市場機制的合理性,今天的中國應該警惕把一帶一路搞成大躍進式的對外投資。如果政府主導具體的開發項目和工程,那就難免出現腐敗現象。中國應該堅決杜絕有些官員拿著人民的血汗錢去給外國人送禮,他們也從中得到「好處」。

 


  

  我是研究經濟學的,經濟學講究資本效率的最大化,用出去多少錢,得到多少回報,回報率就是資本的效率。中國的幹部總喜歡搞面子工程,一帶一路不應該成為面子工程,應該建成國際戰略工程。憑中國的國力不可能全面鋪開建設一個跨歐亞大陸的經濟圈,用中國官場上的一句流行語就是要有進有退。

   

  我一直認為一個健全的社會就是能夠容忍不同聲音的社會。就像一帶一路構想,如果全社會的所有輿論全是一個聲音,大家都做吹鼓手,那恰恰説明不正常。社會輿論為了某件事沸騰的時候,通常需要不同的聲音來降溫,所謂輿論修正其實是一個社會不可缺的機制。

   

  那麼,一帶一路的意義到底在哪兒?

 

柯隆

  第一,是中國的國際戰略平臺。在這個平臺上,中國政府要做的就是制定一系列被國際社會認同的規則。第二,扶植民營企業的發展,走出去。第三,推廣中國的軟實力。如果把一帶一路僅僅理解為鋪路、施工,那就太近視眼了。當然,中國要推廣軟實力,首先要加強軟實力。通過收購好萊塢的影視公司不可能加強中國的軟實力。硬實力的加強通常是自上而下的(Top down),軟實力的加強靠的是自下而上的(Bottom up)的民族底氣。我們應該認識到中國的軟實力距離世界對我們的要求還相差甚遠。而一帶一路應該是一個重要的契機。

 

本文僅代表筆者個人觀點

 

柯 隆 簡歷

富士通綜合研究所主席研究員、靜岡縣立大學特聘教授。出生於中國南京。86年畢業於南京金陵科學技術學院日本專業,88年旅日後進入愛知大學法經學部學習,92年畢業後進入名古屋大學大學院經濟學研究科深造,94年碩士課程(經濟學)畢業。98年10月,富士通綜研經濟研究所主任研究員。2005年6月,同總研經濟研究所上席主任研究員。06年起擔任主席研究員。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