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要解散國會,禍福難測
2017/09/20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柯隆:對於中國國內的很多讀者來説,解散國會到底是怎麼回事,可能是丈二和尚。日本的政體和英國很接近,分眾參兩院,眾議院也叫下院,參議院也叫上院。總理沒有資格解散參議院,只能解散眾議院。眾議院議員共480人,任職最長為4年,參議院議員共242人,任職最長為6年。由於參議院不會被解散,所以,一旦當選就可以坐滿6年。而日本的眾議員很少能坐滿4年的,因為總理經常提前宣佈解散眾議院,另外,眾議院的許可權要比參議院大。做一個不恰當的比喻,眾議院有點像中國的人大,而參議院有點像中國的政協。當然,中國的人大和政協代表不是專職的。
雖然參議院的議員也可以出任大臣(部長),但大部分大臣還是來自眾議院。
|
日本政治的另一個特點就是其內閣像走馬燈似的不斷更換。日本的首相似乎都非常喜歡改造內閣,所謂改造內閣就是更換大臣以及副大臣乃至政務官。這樣做其實給日本的外交帶來很大的麻煩,因為很多外交場合需要與外國部長磨合才能就一些解決國際糾紛達成共識,可是日本總是派去一些新面孔,沒有磨合期的外交談判就成了問題。
那麼日本為什麼要不斷改造內閣呢?因為對於執政黨的議員來説,當上議員自然可喜可賀,但議員的進一步的夢想就是當一次大臣,這對他們以後參加大選會有幫助。當上大臣的議員會接受來自家鄉父老的訪問,讓他的相親們見識一下大臣辦公室是怎麼回事。既然有甜頭,那麼機會就應該大家均攤,首相也正是利用人們的虛榮心,輪番任命自己的手下出任大臣,以加強其向心力。
日本的憲法並沒有規定首相(總理)最多可以連任幾屆,但日本民意對政治獨裁有極強的警惕心,所以,日本的首相一般最多也就連任兩屆就宣佈辭職。而更多的情況是很多首相就任沒多久就因為醜聞而被迫辭職。當然,首相解散國會也面臨挑戰,如果大選中,執政黨挫敗,那麼首相也可能不得以而宣佈辭職。
按理説安倍首相完全沒有必要現在解散國會,進行大選。8月份剛剛改造了內閣,新上任的大臣們還沒有把座椅坐熱,馬上就又要大選,未免有點勞民傷財。
當然,任何事情都不是無緣無故就發生的,安倍解散國會自有其道理。本屆國會最長可以延續到2018年12月,任期坐滿以後再大選。但是,日本政府和政界普遍認為2018年朝鮮半島可能要有事,也就是説美國可能對朝鮮有行動,在那樣的情況下,顯然不適合進行大選。
提前大選勢在必行,但11月初,美國總統要訪問東京,安倍首相自然希望在美國總統到訪前,通過選舉,鞏固政權。另外,議員的選舉不是今天宣佈選舉,明天就投票,其前前後後需要近一個月的時間,所以,安倍首相要想在美國總統到訪前完成大選,就必須在十月中下旬進行選舉。
![]() |
安倍晉三 |
不過現在大選對安倍首相來説也存在鋌而走險的因素,但好在其政敵,也就是日本的民進黨由於其幹部的緋聞導致其黨內軍心不穩,有些議員正在考慮退黨。另外,將來有可能成為自民黨強有力的對手的東京都小池百合子知事正在組建的新黨尚在襁褓之中,所以,安倍首相選在這個時機大選是有其合理性的。
對於安倍首相來説,最大的風險是其多年的摯友正在籌建的一所大學的獸醫學園被懷疑得到安倍手下人的通融,也就是有腐敗的嫌疑。而安倍首相本人並沒有正面回答有關此事的質疑。好在安倍本人並沒有從此學園的經營者那裏拿取任何經濟上的好處。所以,這場大選鹿死誰手應該沒有太大的變數,但據日本的政治分析家推測,自民黨很難擴大戰果,也就是説一部分自民黨議員很可能落選,這樣雖説安倍下臺的可能性不大,但夢寐以求修改憲法的安倍首相應該會很失望。守住了政權,破了夢想。
本文僅代表筆者個人觀點
![]() |
柯隆 |
柯 隆 簡歷
富士通綜合研究所主席研究員、靜岡縣立大學特聘教授。出生於中國南京。86年畢業於南京金陵科學技術學院日本專業,88年旅日後進入愛知大學法經學部學習,92年畢業後進入名古屋大學大學院經濟學研究科深造,94年碩士課程(經濟學)畢業。98年10月,富士通綜研經濟研究所主任研究員。2005年6月,同總研經濟研究所上席主任研究員。06年起擔任主席研究員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