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時,誰更會作秀
2017/11/21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柯隆:有朋自遠方來,帶來一個演講用的PPT資料,讓我提提意見。隔行如隔山,我沒仔細看,問這個朋友:聽你演講的是哪國人?朋友頗為不解,問我:這有什麼關係、有什麼不同嗎?我笑笑:太不一樣了!
如果你給美國人演講,你演講用的每一張PPT都必須明確你的主張,內容不能太複雜,最後要明確你談的內容的結論。我是研究經濟的,有時出席經濟研討會,美國人最願意聽的就是model(模型)和vision(展望),但很少細節。
到法國去參加研討會,千萬不能跟法國人理論ism(主義)之類的話題。法國人對所謂ism的話題有特殊的愛好,一旦打開話匣子,他們就停不下來。
|
我生活在日本,經常參加各種研討會,日本人做的PPT和別的國家的研究人員做的PPT最大的區別就是貨真價實。他們的每一張PPT都塞滿了各種數據和內容,元素多到你不知道他要告訴你什麼。但他確實下了大功夫,蒐集了很多資料和數據。其實,在短短的幾十分鐘內,我們很難消化那麼多內容。
那麼,中國的研討會有什麼特點呢?我很少在國內參加研討會,説實話國內的同仁們,很多人説話沒有內容。中國人講究的是反覆強調他要説的事情的重要性以及表明他解決問題的決心。所以,中國人講話很有官場味道,他可以用大部分時間談某個問題的重要性以及其解決這個問題的決心,但他不會告訴你,他將怎麼解決他説的那個問題。
總體來説,參加各種研討會,似乎與會者都不是具體解決問題的人,真正解決問題的人不會,也沒有時間來參加什麼研討會,所以研討會就是作秀。那麼世界上最會作秀的可能還算是美國人,他們從小就學會自我表現,而且英語裏也的確有很多大詞彙,朗朗上口,非常有氣魄。
今年6月在芝加哥參加一個研討會,來了一個國會議員致辭,一共也就10分鐘,她的確把會場的氣氛調節的非常活躍。語速、用詞,都非常恰當,不知不覺就被她吸引。但等她講完,回過去想想,她其實除了祝賀會議成功,什麼也沒説。
日本人演講或致辭通常是慢條斯理,同樣是沒有內容,但禮節是一定要到位的。另外,日語的音節都比較長,所以,一個簡單的致辭,等他説完需要很長時間。美國人和日本人相比較,美國人演講或致辭之所以有煽動性,因為他們非常幽默;而日本人不擅長幽默。所以,日本人致辭的時候通常是死氣沉沉的。
當然,説到幽默,我們中國人也不擅長幽默,特別不擅長在公共場合幽默。但其實中國人非常愛説笑話,如果説中國人不幽默,我不相信,但在演講或致辭的時候,中國人可能太怕説錯話了,所以,絕大多數情況都不茍言笑。所以,當年中日邦交以後,召開各種會議,時間長且死氣沉沉。
中國人的幽默通常是在會下,也就是和親友吃飯的時候,大家會比較放鬆,説些笑話。日本人通常是在下班後,和同事去小酒館喝上一杯時才吐露真言。日本人回到家和親友在一起似乎也很少説笑。
每次去美國出差,都覺得如果有人能夠禁止美國人説笑話,可能比恐怖活動對美國人的打擊都要大。當然,這個世界上最具忍耐力的還是中國人和日本人。日本的研討會上,一個主講人一講就是90分鐘,他們會很安靜地聽到最後,實在沒趣的話,有人會睡覺。中國人,或者説中國的官員開會的本領也可以説是天下一絕,明明發言的人在老生常談,與會者還是拿著紙和筆似乎在記錄,我不知道他們在記錄什麼,因為發言人説的內容都是事先發給與會者的,而發言人在照本宣科。所以説,開會就是作秀,在美國,講話的人作秀,而中國似乎是聽演講的人們在作秀。
本文僅代表筆者個人觀點
![]() |
柯隆 |
柯 隆 簡歷
富士通綜合研究所主席研究員、靜岡縣立大學特聘教授。出生於中國南京。86年畢業於南京金陵科學技術學院日本專業,88年旅日後進入愛知大學法經學部學習,92年畢業後進入名古屋大學大學院經濟學研究科深造,94年碩士課程(經濟學)畢業。98年10月,富士通綜研經濟研究所主任研究員。2005年6月,同總研經濟研究所上席主任研究員。06年起擔任主席研究員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