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憐天下父母心
2017/12/21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柯隆:不知為什麼,我不喜歡打工這個詞,我更喜歡勤工儉學這個説法。打工,似乎僅僅就是為了掙錢,而勤工儉學的目的還是在於學業,掙錢只是手段。
我們80年代出國的留學生除非是公派的,自費留學生都要靠自己勤工儉學,慢慢站住腳申請到獎學金,才算是解放。那個年代,國內工資低,人民幣不值錢,所以,留學生根本不可能依靠家給寄錢,相反的每個留學生每兩年可以享受免稅帶8大件回國的待遇,所謂8大件就是如彩電和冰箱一類的家電。
|
所以,那時候的留學生,真正好好讀書的並不多,國內外的生活水準和收入差距太大,所以,一個個不是勤工儉學,而是忙著打工。當然,人各有志,無可厚非。
進入新世紀以後,中國經濟開始飛速發展,從2005年開始,人民幣開始對美元升值,那以後出國的留學生開始發生質的變化。
有一天在北京某銀行的支行換錢,有一個母親要給在東京的日語學校留學的女兒匯錢,説當天下午錢不到帳,她女兒的簽證就會被取消。可是,這位母親不會英語,給外國匯款,都需要用英語填匯款單。於是,我就做了一件好事,幫助她填寫了匯款單。
看她的穿著打扮和説話的態度等等可以判斷她不是有錢人,那筆錢多半是拼湊來的,不容易,可憐天下父母心。
那以後,不斷有朋友的孩子到國外留學,當我問及這些孩子在國外留學的情況時,他們的父母經常會跟我説:「放假回來了。」我們那個年代留學,放假是勤工儉學掙學費的好機會,回家買機票什麼的還要花錢,所以儘量不回家探親。短短20來年,現在的孩子出國留學和我們當年完全不同了。
不久前,去德國法蘭克福。每天吃德國香腸有點膩味,就在火車站附近找了一家中餐館,隨便點了兩個蔬菜。應該説法蘭克福的中餐館,自助餐還好,零點就不便宜了。我們旁邊一桌是3個女孩,顯然不是在當地工作的,也不是旅行者,十有八九是在當地唸書的。
這3個女孩七七八八點了6、7盤菜。西方的中餐是否好吃是一回事,但通常量都很大。老外一般只是點一個菜和一碗飯。這3個女孩點那麼多菜,顯然無法吃完。花錢不説,關鍵是浪費。我不知道這些年輕人的父母是做什麼的,也許她們背後有大款或者貪官的資助。有一點我可以肯定,這3個女孩子絕對不是在讀書,也許她們以唸書的身份留在德國。
以前,有一個朋友送我一本書,是關於猶太人教育子女的。猶太民族最讓人敬佩的是他們的金錢觀。猶太人有錢,但很少有土豪,猶太人是最注重教育的民族,特別是家庭教育。他們給自己的孩子多少零花錢,那都是有講究的。
可能因為我們中國人上一輩或上幾輩子都太窮了,可憐天下父母心,中國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要再像自己小時候那麼窮,所以,他們對自己的孩子多半是有求必應。而這些年輕人就不知不覺地把自己的父母當成了印鈔機。今天的中國,價值觀處於混亂狀態。
我覺得做人有一個底線,那就是要有自尊,然後,別人才會尊敬你。今天的中國,有權力的人,別人也許怕你,但絕對不是尊敬你;有錢的土豪,別人也許羨慕你,但也絕對不是尊敬你。因為這兩種人都一個通病,就是不讀書,不看報,滿腹空空。
本文僅代表筆者個人觀點
![]() |
柯隆 |
柯 隆 簡歷
富士通綜合研究所主席研究員、靜岡縣立大學特聘教授。出生於中國南京。86年畢業於南京金陵科學技術學院日本專業,88年旅日後進入愛知大學法經學部學習,92年畢業後進入名古屋大學大學院經濟學研究科深造,94年碩士課程(經濟學)畢業。98年10月,富士通綜研經濟研究所主任研究員。2005年6月,同總研經濟研究所上席主任研究員。06年起擔任主席研究員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