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股市之怪
2018/02/22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柯隆:2月上旬,上海股市一度大幅下調超過10%,股民,特別是散戶股民怨聲載道。首當其衝被股民吐槽批評的就是證監會。好在證監會被批多了,早已有了免疫力,所以,證監會保持沉默的態度,並不做太多的回應。應該説,證監會這樣應對是正確之舉。
按理説,中國的股民早應該領教了股市的可怕,毫無理由的大起大落也非一次。不過,這裡還是應該先談一談此次股災的原因。
|
經濟學認為股價跟上市公司的業績有關,上市公司的業績好,股價就上漲,否則,股價就下跌。這種表述不錯,但不儘然。在過去的一年,全球的上市公司應該業績沒有突飛猛進的變化,而股價大起大落一定有其他原因。首先,世界主要經濟體的央行都清一色地實施寬鬆的金融政策。量化寬鬆不算,利率維持在歷史最低點。比如,日本的利率居然出現負值。
雖然,美聯儲開始升息,歐盟也開始走出量化寬鬆,但全球金融市場的流動性依然過剩。無處可去的閒散資金就流入了股市。過去一年來,美國的股市接連創新高,東京的股市也大幅回升。但只要細看就知道,如今的股市顯然泡沫成份嚴重。
中國股市也不例外。比起先進工業國家的利率水準,中國的利率算很高的,但是,大量資金通過國有商業銀行流向國有企業,國有企業擁有大量過剩産能,根本沒有投資慾望,於是被閒置的資金就流入了房地産市場。房市泡沫,政府擔心泡沫崩潰,就採取控制措施。
中國是一個高儲蓄率的國家,同時,投資渠道很少,除了房市就是黃金市場。其實,股市並不是投資家的首選。
那麼,股市為什麼始終不能持續穩定發展呢?
這裡有很多致命的結構問題。股價下調,網民抱怨證監會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按理説這應該跟證監會沒有關係。比如,紐約股市下跌,美國股民不會吐槽美國的證監會(SEC),東京的股市崩盤,日本的股民也不會惡語相待日本的金融廳。
但中國的證監會並不完全冤枉,因為證監會從一開始就越位,管不該管的事。政府職能和市場職能應該明確分開。從這一點説,中國的股市從一開始就是畸形的。證監會是監管部門,如果有人違規,那證監會就應該出面取締,但市場的事應該交給市場去管理。我從來沒有聽説哪個國家有分配新股上市名額的事,可是中國呢,證監會卻要分配名額,而且按省和直轄市分配。落後的省和直轄市,沒有合格的企業上市,或者勉強上市,於是,就有了所謂借殼兒上市這樣的怪事。
證監會越位,管的太多了,自然就要遭股民吐槽。
另外,以往每每遇到股價下跌,政府通常急不可待地入市救濟,政府直接干預市場是最愚蠢的做法。通常,市場都有自我調節的功能,股價跌到不能再跌的地步就自然反彈,回到合理區間。證監會的職責是取締內部交易等不正當行為,而不是直接干預市場。
今天,證券市場的管理部門似乎成了被剝奪了權利了小區物業,完全成了擺飾。所有的一切都要聽房管所的。證監會就是房管所。所以,要市場變的像個市場的樣子,首先要端正證監會,也就是政府的職能。什麼該管?什麼不該管。政府管多了,自然就可能滋生腐敗,因為根本無法保證每一個官員一定行善。
從今天的宏觀經濟和上市企業的業績看,中國的股市不太可能出現崩盤,只要市場確實發揮市場的作用,政府不越位干涉市場正常的運作,中國的股市就可能漸漸好轉起來。
本文僅代表筆者個人觀點。
![]() |
柯隆 |
柯 隆 簡歷
富士通綜合研究所主席研究員、靜岡縣立大學特聘教授。出生於中國南京。86年畢業於南京金陵科學技術學院日本專業,88年旅日後進入愛知大學法經學部學習,92年畢業後進入名古屋大學大學院經濟學研究科深造,94年碩士課程(經濟學)畢業。98年10月,富士通綜研經濟研究所主任研究員。2005年6月,同總研經濟研究所上席主任研究員。06年起擔任主席研究員。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