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2018/11/13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柯隆:國內的政界和學術界就什麼是普世價值有激烈論爭,左派右派都互相不服氣,政府的態度好像是不需爭論。然而,中國人的民族性就是不服輸。我既非政治家,也非政治學專家,所以無意在此討論意識形態之是非。但有一點,無論什麼國家,都應該遵循一條基本道理,或者説規矩: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俗話説的好,沒有規矩,就不成方圓。我不相信有人會起來反對這個再簡單不過的道理了。
每次回國,都會覺得很累。比如滿大街的車,幾乎所有人都是爭先恐後,互不相讓。車道並軌,按理説,左右兩個車道,謙讓著,左邊過一輛,然後右邊再過一輛。然而,我看到的現實情況是,互不相讓,擁擠不堪,結果是造成嚴重堵塞。
在國外生活久了,總會有人來問:以後還回國嗎?我的回答是一貫的:不知道。
|
真的不知道。就國內現在的狀況,我們這種長期在國外生活的人,回國後完全沒有生存能力,不要一年恐怕就得咽氣。別的不説,就説看病,在國外,小病去小醫院,大病去大醫院,無論小醫院,還是大醫院,其基本醫療品質還是可以保證的。可是,在國內,小醫院似乎給人的印象就是孫二娘開的黑店,所以,無論大病小病都到大醫院。還沒看到醫生,等掛上號,病情就嚴重了很多。所以,不是不想回國,是的確回不去。所以,很多在國外生活的中國人一定會選擇在國外生活,健康的時候回去看看。這樣做比較現實。
除了醫院,恐怕就算去行政部門辦手續難。官員們不作為,沒有好處,不好好辦事。所以,中國人出門辦事,第一個想到的是這個部門有沒有熟人。比如,你要打官司,最好是認識法官。可是在國外打官司,即使你認識法官,他也不認識你,他也不敢認識你。重要的不是認識不認識法官,而是找一個好的律師。委託人和律師的關係是市場關係。委託人不能和法官發生直接關係。
去行政部門辦手續,你遇到的大都是閻王,或者是山寨王,而不是人民的公僕。我經常想:難道這些傢夥不到別處去辦手續什麼的?當他們落到別人手裏,他們怎麼辦?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但國內的人似乎不考慮那麼多。
回去坐飛機和坐火車,每次內心都抱怨,怎麼到處都搞實名制,太麻煩了。可是,想想以前買火車票難,現在縱然有點麻煩,但大家公平買票,所以搞實名制應該也算是不得已而為之的進步。
今年來,連續爆出中國旅客的不文明行為,一個事例是從社科院拿到博士學位的研究生在國內高鐵上搶佔別的旅客的座位,無論列車員如何勸説,就是不讓。另一個事例是一對夫婦從加拿大回國在飛機上搶佔乘務人員的座位,目的是要躺下來睡覺。面對乘務人員的好言勸説,就是不讓,還謊稱自己身體不適,最後飛機迫降美國的機場,兩人被警察帶下飛機。估計最輕也要被罰款。
近日又有中國旅客在瑞典發飆,十分丟人,要知道,這丟的不是其個人的臉,而是整個中國人的臉。不知道這一家發飆的國人如果自己也開旅館,他們會如何對待類似自己一樣的住店旅客,我不相信他們會像他們會無原則的寬容。還是那句話,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這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人有權力剝奪別人的合法權益,同時,每個人都有遵紀守法的義務。中國社會為什麼會淪落到今天這樣一種混亂無秩序的狀況?首先,規矩沒有足夠的權威。規矩往往可以因人而異地肆意被顛覆,特別是規矩在強大的權力面前往往不得不低頭。在瑞典大鬧旅館的那一家,沒有權力,他們想通過耍無賴達到自己的目的。其次,中國社會「刁民」太多,所謂「刁民」就是那些不負社會責任的人群。第三是不講文明的負面影響按乘數級迅速蔓延,造成整個社會不講規矩,只想佔便宜。
如果一個民族的人民的素質提高遠遠滯後於經濟發展,那一定催生眾多的不講道理的土豪,這種現象是十分恐怖的。
本文僅代表筆者個人觀點。
![]() |
柯隆 |
柯隆 簡歷
東京財團政策研究所首席研究員。靜岡縣立大學特聘教授、富士通綜合研究所經濟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出生於中國南京。88年旅日後進入愛知大學法經學部學習,92年畢業後進入名古屋大學大學院經濟學研究科深造,94年碩士課程(經濟學)畢業。98年10月,富士通綜研經濟研究所主任研究員。2005年6月,同總研經濟研究所上席主任研究員。06年起擔任主席研究員。研究專題:開發經濟學。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