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面臨大變局,中國何去何從

2019/04/12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柯隆:今天的世界可謂亂世,所謂亂世,第一是失去了負責任的領頭羊,第二現有的各種規則漸漸地不起作用了。二戰以後美國一直充當著國際社會的領頭羊和世界警察。現在的美國總統宣佈美國要實施美國第一的政策,也就是説不會對國際社會負責任。同時,美國的研究人員指出:現有的國際秩序正在老化,漸漸地不起作用了。國際秩序的老化給國際社會帶來新的風險。

            

  中國的崛起不湊巧就在這個時候成了被槍打的出頭鳥。國際社會原來內含的很多風險被中國崛起造成的風險所遮蓋。應該説今天的世界正在面臨一個大變局:冷戰結束以後的世界格局並沒有完全擺脫意識形態的隔閡,東西方出現新冷戰的兆頭,同時,南北問題日趨激化。美國已經沒有能力充當國際社會的警察,各大國際機構也正在喪失其原有的權威和應有的功能。

              

 柯隆 的其他文章

     

 我們生活在這樣的時代 

         

 經濟學家的煩惱 

 

 如果有一天世界不歡迎中國人

         

   不要總是嘴上愛國

            

 回顧2018、展望2019

       

 當政府取代了市場 

   更多》》》專欄:老柯要説話

 

  面臨大變局,世界各國,特別是大國的內政也面臨嚴重風險和問題。政治領袖在民眾中失信造成各國政治陷入信用危機。民主國家的民調顯示政治領袖的支持率低迷,專制國家不搞民調,但顯然亂相叢生。網路時代,無論對民主國家還是專制國家,不確定因素都與日俱增。

               

  簡而言之,政治的根本就是取信於民,但亂世之中,政治家失信於民,民眾的生活和財産缺乏制度保障。

              

  如果不從政治考量出發,無論是民主國家還是專制國家,其民眾應該是平等的。但是,當我們放眼世界,雖説過去幾十年,世界經濟飛速增長,但各國民眾的幸福指數並沒有隨著經濟增長而提高。按理説,網路時代,資訊的對稱性應該大大改善,但是,世界主要國家的政治家以及行政幹部的腐敗問題卻日趨嚴重。政治腐敗,民眾感不到幸福是導致政治家失信於民的主要原因之一。

               

  此時此刻,世界超級大國又在為爭奪霸權挖空心思。20世紀的世界霸權是控制石油等能源資源;21世紀的世界霸權是爭奪技術控制權,而技術的核心是人材。如今的中美貿易戰爭與其説是圍繞著貿易開戰,不如説是一場爭奪技術霸權的戰爭,這一點是不爭的事實。

             

  過去20年裏,世界各主要國家領導人為推動和實現自由貿易四處奔波。現在已經成立了不計其數的多邊的或雙邊的自由貿易協定和經濟夥伴協議等等的框架。框架之多,複雜程度讓當事人眼花繚亂。這些複雜的框架到底對推動自由貿易起到多少作用有待考察和評估。

        


           

  綜觀歷史,俯瞰世界,我們似乎可以把當今世界的一個大趨勢表述為:經濟趨於自由化,而政治趨向嚴格管控。如今的管控跟20年前不同,以前是行政部門通過審查許可制度管控經濟和社會,而今天政府則通過大數據來監控社會。大數據對於政府來説就是一隻看不見的手。

            

  20世紀中葉以前的戰爭是熱戰,那以後我們經歷了冷戰,今後的戰爭是系統性的soft war(軟戰爭)。誰控制了系統,誰就掌握了主動權。

       

  如是分析國際形勢我們可以發現,中國和其他國家處在同樣一個分水嶺,何去何從是考驗這些領導人的智慧和膽識的試金石。從社會學的角度出發,意識形態應該不是目的,往往只是統治國家的手段,而統治國家的關鍵則在於得人心。1970年代,中國人談到外交和國際政治,經常喜歡説一句話: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其實,何止是國際政治,穩定內政同樣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二戰時的一句話,攘外必先安內。這話沒有錯。整天搞窩裏鬥的國家在國際政治和外交方面是不可能取得主動權的。

本文僅代表筆者個人觀點。

柯隆

 柯隆 簡歷

                           

東京財團政策研究所首席研究員。靜岡縣立大學特聘教授、富士通綜合研究所經濟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出生於中國南京。88年旅日後進入愛知大學法經學部學習,92年畢業後進入名古屋大學大學院經濟學研究科深造,94年碩士課程(經濟學)畢業。98年10月,富士通綜研經濟研究所主任研究員。2005年6月,同總研經濟研究所上席主任研究員。06年起擔任主席研究員。研究專題:開發經濟學。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