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從G2走向分道揚鑣的背後

2020/01/07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柯隆:雖然中國人喜歡説一山不容二虎,但幾年前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面對世界老大還是放下身段建議跟美國共同分享世界領導地位,正所謂G2。一個好的政治家應該首先是一個好的表演家,一個過於坦誠直言的政治領袖通常會遭遇麻煩結果短命。但一個政治家的表演技能昇華到虛偽也就自然失去了生命力。

 

       應該説,美國的歐巴馬總統是一個不錯的表演家,提出與中國建立戰略夥伴關係。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中從來沒有雙贏這個詞,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是一山不容二虎,也就是你死我活。但是面對一個強大的美國,中國官員的戰術是好漢不吃眼前虧,所以提議跟美國雙贏,美國的學者把雙贏關係總結成G2。

 

       説實話,中國人的心還沒有大到要替代美國,統治世界,所以能夠和美國共用世界霸權對中國來説應該也是不錯的選擇。而美國人的算盤其實並不是要跟中國雙贏,G2隻是一個幌子。美國的對華政策被描述為engagement,用中國人習慣的語言説就是和平演變,我個人認為和平演變是一個中性詞。美國人的如意算盤就是幫助中國富起來,富起來的中國人就會覺醒希望有更多的自由和民主,這樣的話就實現了和平演變。

 

 柯隆 的其他文章

  

   展望2020年中日關係 

 

   中國人為什麼不讀書

 

 經濟危機的腳步聲 

 

 關於改革、開放和發展的思考

       

 重新思考全球化和貿易保護主義

       

 中美貿易戰的誤區

                                 

   更多》》》專欄:老柯要説話

 

     

       但中國人比美國人相像的要現實和複雜的多,至少政府官員是這樣。中國人選擇了走致富的路,但拒絕走美國人指引的那條政改之路。到了川普總統上台,川普本人其實是一個不關心政治,也就是説不關心意識形態的人。胸無大志的川普總統只是想在對華貿易上多佔一點便宜。然而事與願違,不管他的初衷如何,事情發展到今天,中美之間的那層窗戶紙被川普意外地捅破。

 

       現在華盛頓沒有人再提G2,北京也沒人説跟美國雙贏。應該説中美紛爭是一個新常態。當然,在中國有的學者還在提倡所謂的韜光養晦,但中國已經今非昔比,回不去了。不過忽悠説中國已經全面超越美國的學者應該也是別有用心。中國的政治家應該著力客觀認識中國的真實國力,對本國國力和國際形勢的誤判結果不堪設想。

 

       本屆川普政權在政策和戰略上的最大轉變轉變是放棄了engagement(包容)政策,如果不能認識到這一點,那問題就嚴重了。現在,美國的政治家和學者討論中國問題時,最熱門的一個詞不是engagement,而是decoupling(分道揚鑣),也就是説少跟中國合作,至少是在戰略産業技術領域不跟中國合作,遏制中國。

 


 

       毋庸諱言,decoupling不僅對中國産業經濟打擊極大,美國的産業經濟也難免遭受重創。通常人不會主動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但往往會搬起石頭砸別人的腳的同時,也砸自己的腳。俗話説,經濟的全球化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所以經濟全球化時代,搬起石頭只砸別人的腳,不砸自己的腳,很難,幾乎不可能。

 

       那麼美國人會不會停止與中國的decoupling呢?我相信不會。更準確地説有繼續合作的空間,也有你死我活的部分,你死我活的部分一定是對方的七寸,也就是高科技領域。所以,中國人應該明確認識到跟美國要打一場持久戰。

 

       雖然説decoupling不可避免,但中國的出路絕對不是閉關鎖國,古人説,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國只要敞開大門,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中國經濟就一定能夠持續發展下去。最後,貿易戰爭的背後其實是高科技戰爭。提高高科技水準一定需要一個開放的研發平臺。

 

  本文僅代表筆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日經中文網觀點

          

柯隆

柯隆 簡歷

                           

東京財團政策研究所首席研究員。靜岡縣立大學特聘教授、富士通綜合研究所經濟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出生於中國南京。88年旅日後進入愛知大學法經學部學習,92年畢業後進入名古屋大學大學院經濟學研究科深造,94年碩士課程(經濟學)畢業。98年10月,富士通綜研經濟研究所主任研究員。2005年6月,同總研經濟研究所上席主任研究員。06年起擔任主席研究員。研究專題:開發經濟學。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