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新型冠狀病毒危機的一些冷靜思考
2020/01/28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柯隆:新年伊始,神州大地被任意肆虐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造成的危機所籠罩,舉國上下似乎進入了一級戰備狀態。這大大出乎有關當局的意料。從有限的官方報道得知首例冠狀病毒肺炎發病是在去年12月8日,當時,武漢衛生檢疫當局根本沒有把此事當回事,北京大學的某專家也公開宣稱此次病毒疫情可防可控(不知其根據何在?)。地方官員更是怕給黨中央國務院添麻煩,所以習慣性的按照大事化小事化了的原則處理此事。殊不知人類在過去的一百多年對於消滅細菌找到了決定性的科學方法,但對於病毒幾乎還是束手無策。所以,一旦出現病毒疫情唯一有效的辦法就是對患者和病毒源進行有效隔離。不客氣的説,此次疫情的主要原因在於專家們不專業的判斷和地方政府官員習慣性處理問題的方法産生輕敵意識最終喪失了早期隔離的良機。當然現在病毒仍在肆虐,還不是坐下來檢討追究責任的時候。
![]() |
北京首都國際機場的地鐵站進行體溫檢測(1月27日、kyodo) |
另一點需要明確的是,無論是2003年的非典(SARS),還是此次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如果當局發佈的資訊沒有錯的話,起因都在於野生動物。那麼我們應該問一問,我們中國人能不能杜絕食用野生動物?雖説中國人信奉民以食為天,自古以來中國的有錢人講究品嚐山珍海味,但我們總應該對大自然有一點敬畏之心。去廣東出差,廣東人會告訴我什麼是廣東美食,四隻腳的,除了桌子椅子什麼都吃,天上飛的,除了飛機什麼都吃,水裏遊的,除了潛水艇什麼都吃。這種什麼都吃的飲食文化能不能改一改?中國經過40年改革開放,應該已經進入了文明社會,我們的飲食習慣也應該改的文明一些了。
有一點必須明確的是此次疫情造成如此嚴重的後果,完全是衛生檢疫部門和地方政府當局輕敵所致。2003年治理非典的經驗和教訓完全沒有被武漢當局所汲取。在國外,不要説冠狀病毒肺炎患者,哪怕是一般性病毒流感,一旦確診立即隔離,以免交叉感染。所有的公司和單位也要求職員一旦被確診為流感就不要來上班,在家休息5天至7天。
幾天前在東京講課,有兩個人戴著口罩,後來一問才知道,他們去過機場,那裏發現了一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當然,這兩個人並沒有跟患者有近距離的接觸,但他們還是主動自覺地戴上了口罩。這就叫群策群力。
到目前為止,此次疫情到底有多嚴重我們不得而知,但從美國,日本和法國等國政府紛紛宣佈派飛機從武漢撤回僑民,我們就可以很合理地判斷問題應該相當嚴重。日本政府計劃派包機1月28日前往武漢,接回其在武漢的僑民,根據日本媒體的報導,日本政府決定與其空機前往,不如攜載一些救援物資前往武漢,最後決定滿載口罩和醫用防護服援助武漢。
我一直認為看一個人的品質,不看他是否錦上添花,而是要看他是否雪中送炭。看一個國家也一樣。另外,我們不應該宣傳仇恨,應該多一點友善。今天的中國社會為什麼一點小事就容易發展成不可收拾的嚴重事件,其社會背景固然複雜,但與我們的社會充滿了嫉妒和仇恨不無關係。
法國巴黎聖母院火災,燒掉了人類共有的文明,可是有一些國人非要把此事跟八國聯軍火燒圓明園聯繫起來,説什麼自作自受。日本關東大地震,福島核電站爆炸,也有人非要跟南京大屠殺聯繫起來,在網上寫活該云云。一個沒有同情心的社會是不可能穩定和諧的。
有人説多難興邦,我不認為二者之間有什麼關聯,多難不一定興邦。首先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好好總結災難的起因以及整個治理過程的經驗和教訓,否則下次遇到災難還會手忙腳亂。看到別人遭遇災難就幸災樂禍的人和民族永遠不會得到別人的尊敬。雖然多難不一定興邦,但災難一定是考驗一個民族和每個人品質的良機。
本文僅代表筆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日經中文網觀點
柯隆 簡歷
![]() |
柯隆 |
東京財團政策研究所首席研究員。靜岡縣立大學特聘教授、富士通綜合研究所經濟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出生於中國南京。88年旅日後進入愛知大學法經學部學習,92年畢業後進入名古屋大學大學院經濟學研究科深造,94年碩士課程(經濟學)畢業。98年10月,富士通綜研經濟研究所主任研究員。2005年6月,同總研經濟研究所上席主任研究員。06年起擔任主席研究員。研究專題:開發經濟學。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