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危機下的正能量

2020/05/07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柯隆:在中國國內,無論是傳統媒體,還是網路上的社交媒體,似乎都講究要有正能量。特別是傳統媒體所起的作用要求其是對社會有正面的引導作用。關於這一點,國外媒體的指責有很大不同,國外媒體所起的作用更主要的是監督和批評,所以,他們披露出來更多的負面消息和社會陰暗面。我想這樣的差別主要跟各國的國情有關。

                  

  儘管如此,通過國內外的媒體報道,我還是看到了很多令人難忘的疫情下的側面報導。

                   

      

  柯隆 的其他文章

  

 重新考量應對疫情的經濟政策

      

 病毒對人類的考驗

                

 疫情之後的國際産業鏈

                   

   貿易摩擦和貿易戰爭的功與過

     

 中美從G2走向分道揚鑣的背後

 

   展望2020年中日關係 

 

   中國人為什麼不讀書

                         

   更多》》》專欄:老柯要説話

 

  在武漢疫情肆虐的時候,來自全國的醫護人員冒著生命危險奔赴武漢醫療現場,當時武漢的情況緊急,特別是防疫初期,口罩防護服嚴重不足,造成大量醫護人員感染上病毒。這些醫護人員明知自己有感染的可能,仍然義不容辭奮鬥在第一線。堪稱可歌可泣。

                  

  在國外,愛爾蘭的醫護人員嚴重不足,曾經是醫生的巴拉克總理毅然決然地穿上白袍,重操舊業,每週利用一天時間去醫院參加治療病患。

             

  在瑞典,卡爾・飛利浦王子的夫人,索菲亞王妃親自去首都斯德哥爾摩市內的醫院為醫生和護士做義工。這些人堪稱身居高位,但其所作所為可以説是想國家之所想,急國家之所急。用范仲淹的話説就是先天下之憂而憂。

                

  美國紐約一個醫生下班開車回家,可能是歸心似箭,亦或是因為封城路上車很少,不知不覺中車速超過了最高限速,被警察攔下。當警察檢查了他的駕照,知道眼前的這位是個醫生,警察回到自己的警車,拿了警局發給自己的一包口罩交給醫生,沒有開罰單,舉手敬禮説:您可以走了。看到這個事例,我自然地覺得哪怕是執法也應該講一點人性。

             

  我生活在日本,所見所聞自然更多一點。

            

  在日本,居民扔垃圾是要嚴格分類的,且每天扔什麼垃圾有嚴格規定,特別是生活垃圾都是要裝進塑膠垃圾口袋才能扔。一天,東京某地的清掃員在回收垃圾時,發現垃圾口袋上用透明膠布粘著一封信,打開一看,上面寫著:「回收垃圾的諸位,辛苦了。對你們,我們從來都心懷感激,眼下新冠病毒傳染不斷擴大,希望各位多加小心,保重身體!」負責回收垃圾的清掃員應該説回收垃圾是他們的本職工作,且在社會上算不上身居高位,但一個和諧社會的的確確需要有起碼的良知和人與人之間的尊重。

 


 

  就在這時候,北京的朋友通過微信發來一個關於日本的報導,説一個在靜岡縣立大學留學的中國留學生,本來計劃3月畢業後就回國工作的,不巧遇到疫情肆虐,中日兩國間的國際航班都停飛了,回不去,租的房子只能住到3月底,簽證也到期了,雖然日本政府補發了短期滯在的簽證,因為不是留學簽證,所以不能打工。這樣一來生活沒有著陸不説,連住的地方都沒有,最後,這位留學生曾經打工的一家拉麵店破例開門賣便當,為的是為這位中國留學生募捐。店主店員通過社交網站把此資訊擴散出去後,於是,到府買外賣的客人不斷,很快店主店員共同努力籌集到30萬日元,相當於近兩萬人民幣,捐贈給了這位陷入困境的中國留學生。

            

  這些事例本身就是正能量,不需要用文字去渲染,或過分解讀,因為這是每個社會應有的道德和常識,我只想用一句話結束這篇專欄文章:善良是文明社會的基礎。

       

本文僅代表筆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日經中文網觀點

             

柯隆

柯隆 簡歷:

 

東京財團政策研究所首席研究員。靜岡縣立大學特聘教授、富士通綜合研究所經濟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出生於中國南京。88年旅日後進入愛知大學法經學部學習,92年畢業後進入名古屋大學大學院經濟學研究科深造,94年碩士課程(經濟學)畢業。98年10月,富士通綜研經濟研究所主任研究員。2005年6月,同總研經濟研究所上席主任研究員。06年起擔任主席研究員。研究專題:開發經濟學。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