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鮮鮮鮮(72)雖然是狗年,但狗被貓趕過了
2018/01/03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劉黎兒:今年雖是狗年,但據日本寵物食品協會指出,日本飼養的狗跟貓的數量逆轉,已經是貓領先狗了,飼養的貓達953萬隻,較去年增加 2・3%,相對與此,狗減少4・7%,只有892萬隻,這是此項從1994年開始的調查,貓第一次超過狗,日本養貓、愛貓的人越來越多,許多日本愛貓人遇到狗年,總要好奇「為什麼沒有貓年?這太不公平了!」
日本許多寵物店貓反而比狗更能當招牌商品 |
這項「全國犬貓飼育實態調查」,在2015年時貓已經多達987萬4千隻,狗則只有991萬7千隻,有點勢均力敵;在2010年時,日本還是狗領先200萬隻以上,但最近幾年則日本人越來越愛貓,只要到書店去,書架上都是貓書、貓寫真集或貓雜誌等,其他貓小説、貓電影、貓動畫,多到數不清。
日本的貓熱潮方興未艾,二年前大家就預測今年大概會貓會超過貓,果真如此,下次調查或許貓要領先狗幾百萬隻,為什麼貓如此受寵?
貓所以領先狗的,雖然是養貓的人增加,但更基本的原因是養狗的數量連續三年大減,而貓的數量連續二年大增;狗過去在日本是絕對的寵物之王,長年都是狗的數量遙遙領先,但現在則較巔峰期的2011年時減少25・3%;狗的寶座真的被貓搶走了!
當然如果從養狗養貓人家來看,養狗人家還是比較多的,養狗的戶數是722萬戶,養貓的戶數是546萬戶,也就是養貓人家可能是一戶養好幾隻,養狗大概只能養一、二隻,也顯現出養貓比養狗容易多了,養狗的負擔大多了。
日本在90年代後半曾流行過養吉娃娃等袖珍狗,那個熱潮時誕生的狗大抵已告臨終,或狗主人也高齡化,因此對於較需要有體力與財力才能養的狗比較慎重,或現在改住無法養狗的公寓等,不敢隨便養,但老人家需要慰藉,轉向養貓的也不少。
老少都愛貓 |
養狗必須遛狗,帶狗去散步是很吃力的事,需要力氣、時間,老人沒足夠的力氣遛狗,也有些日本熟年男人不想跟在狗後面去清理排泄物等,因為要不在乎被笑是「狗奴才」才行,結果都交給妻兒等來做,妻兒就改養較輕鬆的貓來;或年輕人賺錢比以前困難,回家都累死了,沒法去遛狗,而且狗食量較大,財力也負擔不起;貓説起來比較不麻煩,雖然貓也需要活動空間,但基本上完全室內飼養是可能的。
貓非常安靜,除了叫春季節,不大會大聲叫,基本上較不會吵到鄰居;而且貓不會像狗,會因為種類不同,體型就差很多,大抵比較嬌小,不會有威脅感;日本大部份的公寓若養貓是不需要管理委員會或房東同意,但若養狗,則往往得去找能專門能養狗的住宅,能養狗的出租公寓只有5%而已。
尤其大型狗常會惹出問題來,像松島菜菜子跟反町隆史就因為養了大型杜賓狗,咬傷了鄰居著名的設計大師佐藤可士和的妻子,不但賠償也因此造成糾紛,打官司輸給房産業者只好搬家;除非養能抱在懷裏的迷你品種的狗,否則要養狗需要相當經濟能力去找適合的住宅才行。
養貓讓人覺得不那麼費事,也較省錢;當然有錢的人去買高級無添加的高級美味貓食,是無止盡的,尤其高齡貓的貓食,擔心貓咽不下,貓食罐頭的年齡分級非常細密;但基本上許多人認為誰都養的起貓;當然也有人同時養狗養貓,認為其實都一樣,除了養狗要打的預防針較多以外都差不多。
![]() |
許多人從狗派轉為貓派,曾拍過世界各角落的貓的照片的動物攝影家的岩合光昭也表示,原本是愛狗,變成愛貓,而開起貓的寫真展的人多起來!因為貓的動作讓人看不厭,透過貓,許多人喚起作為動物的野性或是感受四季的變化等,貓的啟示無限。
許多人從狗派轉為貓派,曾拍過世界各角落的貓的照片的動物攝影家的岩合光昭也表示,原本是愛狗,變成愛貓,而開起貓的寫真展的人多起來!因為貓的動作讓人看不厭,透過貓,許多人喚起作為動物的野性或是感受四季的變化等,貓的啟示無限。
除了現實問題外,愛貓理由多多,像貓比容易理解的狗更有謎樣的表情與行動,因此人可以隨意把貓擬人化,而且貓離開其他的貓群也能單獨跟人生活;或也有人認為貓毛很柔軟,愛撫貓會分泌出比較多的幸福的荷爾蒙,抱起來也很有有愈療的感覺,當然狗派人或許不以為然,但愛貓的人可以找到無數的理由來愛貓,怎麼看都覺得貓很可愛,這種感覺不斷在滲透中。
貓的所帶來的經濟效果驚人,甚至被説是是「貓經濟學」關西大學名譽教授宮本勝浩評估2015年一年的經濟效果達2兆3千多億日圓,因為愛貓,肯為貓花錢,與貓相關産業異常景氣;東京奧運經濟效果從決定去申辦奧運的2013年起到2030年為止的18年,評估為32.3兆日圓,一年不過1.8兆円,還不如貓一年就是2兆多。
雖然拿貓來做生意發財,有點失去養貓的純粹的初心,不過託大家愛貓的結果,雖然也有許多人因為貓熱潮而隨便就領養貓,最後棄養等,很不負責任,顯示人的任性與慘忍:但另一方面因為貓熱潮,日本人也比過去更關心貓,許多城市都有貓cafe,或有許多義工組織出來斡旋街貓,大規模的組織還跟貓醫院等合作,防止跟貓相關的疾病流行等,讓領養人安心,大的組織甚至一個月可以斡旋5千隻街貓的領養,讓貓免遭殺害的命運。
其他也有安排許多貓的綜合設施或活動,如「跟貓一起做瑜珈」「愛貓者的婚活」等,或甚至還有公寓是入住的人必須照顧貓的「貓公寓」等等.因此每年遭到殺生處分的貓大為減少,像日本在2012年由保健所等公家機關用去氧處分箱(灌入二氧化碳)來處分的貓多達12萬隻,但2016年則剩4.5萬隻,期待最後能達到零處分·。
許多熱潮往往有許多不良的副作用,但如果貓熱潮能帶來減少殺生的良性副作用,那也不錯,或許會覺得有個貓年也不過份!
![]() |
劉黎兒 簡歷
旅居日本的資深媒體人與知名作家。台灣大學歷史系,後進入臺大歷史所,1982年赴日,曾擔任《中國時報》駐日特派員、東京支局長,現為專職作家,在多家報紙雜誌如《蘋果日報》、《自由時報》、《今週刊》等撰寫專欄;書寫對象包括日本政經社會議題、都會兩性關係、職場文化及生活文化的觀察與解析乃至文學評論等,相關書籍35冊;小説則有「棋神物語」等。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觀點。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