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人的形狀(125)【東京・人形町】小春軒:百年洋食老鋪的暖暖美味
2018/01/24
日經中文特約撰稿人 張維中:原本人形町就能常見到店家貼出東野圭吾小説改編戲劇《新參者》系列的海報,最近隨著最新改編電影《當祈禱落幕時》的上映,由阿部寬飾演的主人翁加賀恭一郎的身影,更是在這一帶無所不在了。近來走在人形町,深深覺得這裡簡直成為東野圭吾的人形町。
這一帶在百年前,由於靠近海口的對外貿易而繁華,如同銀座一樣,算是東京最早接收到洋風的地帶,西餐洋食餐館的出現,因此也比其他地方來得早。
![]() |
小春軒在人形町的洋食餐館中,歷史最為悠久,迄今已超過一世紀 |
小春軒在人形町的洋食餐館中,是其中歷史最為悠久的。創立於明治年間尾聲(明治45年,西元1912年),迄今已超過一世紀。初代的創業者是小島種三郎,店名取自於他姓名中的「小」字,和妻子名字裏的「春」字組合而成「小春軒」。
小春軒店家的外觀看起來十分樸素,因為緊密得看不見裏面,常讓許多不知道這間店大有來頭的人,誤以為是價格高昂的日本料理店而卻步。其實小春軒的餐點價格十分平民,預算日幣一千五百圓以內,有的甚至不用一千圓就可飽餐一頓。店裏的裝潢簡簡單單,是日本一般國民食堂的氣氛,雖然有些斑駁昏暗,卻在背後閃爍著跨越時光的驕傲。上了年紀的老闆娘坐鎮外場點餐,讓整個空間瀰漫起一股母愛的家庭餐廳氛圍。
許多洋食餐廳的招牌菜都是蛋包飯,或者是豬排定食,不過小春軒則是以「豬排丼飯(蓋飯)」而聞名。這裡的豬排丼飯跟別人家的丼飯很不同,光是看到端上桌的外貌時,便會立刻知曉。在豬排上覆蓋的不是蛋液,而是半熟煎蛋,並且還灑上洋蔥、馬鈴薯、紅蘿蔔和碗豆等蔬菜,確實是一般豬排丼飯的少見風景。最後當然不可缺的,就是淋上獨門配方的甘醇醬汁,帶出執著百年的美好風味。
![]() |
小春軒是以「豬排丼飯(蓋飯)」而聞名 |
食量大的朋友,可以選擇超大份量的組合餐。菜色包含著炸蝦、炸魚、干貝等可樂餅,一口氣滿足所有洋食餐館裏的經典美味。
餐廳的歷史雖然久,店面感覺也有些老舊,但是百年老店可是很跟得上時代潮流的。通常在日本,這樣的老食堂只接受現金付款,我有點驚訝這裡也接受Apple Pay等電子錢包的付款方式。只是科技産品畢竟對上了年紀的老闆娘還是有些「苦手」(不擅長)吧,每當客人説要用手機付款時,老闆娘就得叫廚房裏的年輕人來幫忙操作機器才行。但這樣的配合也不錯。年輕的一輩負責內場料理與新科技,年長的一輩就打點外場的待客人情。
目前小春軒已傳承到第四代,第五代的家人也開始加入幫忙的行列,今後仍將以受到在地人熱愛的不變好味,繼續溫暖著人形町。
![]() |
張維中 簡歷
台北人,現居東京。在臺取得文學碩士後,08年來日。早稻田大學別科、東京設計專門學校畢業。現于東京任職傳媒業。大學時以長篇小説踏入文壇。近作為小説《餐桌的臉》、遊記《日本・三日秘境》與散文《東京模樣》。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觀點。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