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身大的日本(229)為何香港人壽命世界第一?
2018/08/21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中島惠:日本厚生勞動省7月發佈的數據顯示,2017年日本人的平均壽命為女性87.26歲、男性81.09歲,均創出歷史新高。癌症、心臟病、腦血管疾病等的死亡風險降低,産生了積極影響。
![]() |
日本人的平均壽命長在全球範圍內廣為人知。據稱長壽的原因是一直攝入豆腐、納豆、綠茶、青魚(背部為青色的海魚,包括沙丁魚、青花魚、竹莢魚等)等健康食品。
但即使是日本人這種長壽程度,女性仍屈居第二位,男性居第三位,並非世界第一,世界第一長壽的地方是香港。
從香港人的平均壽命來看,女性為87.66歲,男性為81.70歲,均略微高於日本。提到香港,令人想到的是狹小的土地上高樓林立,同時冷氣強烈,不覺得是適宜老年人生活的好環境。但實際上,香港卻是世界第一長壽,原因何在呢?下面列舉一些原因。
最先想到的是「醫食同源」的思想滲透到了香港人的生活中。香港人食補的意識突出,夏天偏愛給身體降溫的東西,而冬天愛吃暖和身體的東西。此外,香港街頭的中藥店很多,有一百多家。雖然沒有生病,但覺得體寒的人、患有更年期症候群的人會走進中藥店,輕輕鬆鬆就可以進行諮詢。
在香港的餐廳經常可以看到「例湯」,這是指餐廳每天都會變換花樣的湯。香港人經常喝加入大量松子、枸杞、羅漢果、紅棗、冬瓜、干貝等有益於身體的材料熬製而成的湯。還有很多香港家庭在家煲湯。日本人經常喝味噌湯,但人們很少會喝第二碗,而對於香港的湯,人們喝完一碗還會再盛,會喝好幾碗來暖身子。
蛇湯在香港和廣東地區很有名,據説能強身健體,還對貧血有療效。此外,在香港街頭經常看到涼茶店。很多人用涼茶搭配「龜苓膏」。這些食物除了在家吃以外,還在餐廳吃,可見香港人有多麼重視飲食。
![]() |
除了飲食之外,説起香港有益於身體的地方,可以列舉適度運動、社交、社區生活、社會福利等。
適度運動指的是在公園等處能看到的香港人打太極拳或做體操。雖然香港面積狹小,但意外的是公園很多,甚至連住宅小區內也設置了小公園。在小公園裏,同一棟樓的居民們早晨聚在一起做運動。對於香港人來説,這可以緩解壓力,同時有助於維持社區鄰里關係。
在香港的住宅樓群裏,基本上都有名為「街市」的小市場。街市裏賣肉、魚、副食等,是市民的廚房。如果去街市,能夠遇到同一棟樓的熟人。街市裏還有食堂和咖啡館,可以在裏面聊天。雖然香港面積狹小,但有很多能讓老人們聚集的場所,這也有助於健康。此外,在香港,子女和父母家的距離很近,一家人幾乎每週都能一起喝茶。無需太多時間,老人們就能見到兒孫輩,這對老人來説是最大的安慰。
香港政府也關照老人。在香港,65歲以上老年人會獲得「長者卡」。只要符合一定條件(在申請之前持續在香港居住超過一年、財産不到一定標準等),任何人都能每月獲得約2500港幣補貼。我朋友的婆婆説,這筆錢正好用來買煙和喝茶。即使只是老人的零用錢,但如果政府提供補貼,對家庭也會帶來幫助。
香港每人平均壽命世界第一令人意外。對於健康來説,雖然飲食和醫療很重要,但家人生活在身邊、積極的社交或許在精神上帶來巨大影響。最近,日本獨居老人很多,有關老人的不幸消息也很多,因此我更加産生了上面的感想。
![]() |
中島 惠簡歷
出生於日本山梨縣。曾在北京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留學。先擔任報社記者,1996年起成為自由記者。著作有《中國精英這樣看待日本人》,《中國人的誤解 日本人的誤解》(均由日本經濟新聞出版社出版), 《爆買之後他們將瞄準哪?》,《中國精英嚮往日本》等。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觀點。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