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身大的日本(234)日本那些有名的秘境車站
2018/09/25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中島惠:日本人特別喜歡通過鐵路旅行。近年來,「秘境車站」掀起了一陣低調的熱潮。
![]() |
站臺在隧道裏的筒石站(新潟縣,越後tokimeki鐵道) |
秘境車站指的是位於人煙稀少的地方,周圍居民很少,除了鐵路以外很難到達的大自然中的車站。包括汽車普及帶來的火車乘客日趨減少的路線、以及在人口稀少化的村子卻奇蹟般保留下來的車站。
「前往秘境車站!」是一家在秘境車站愛好者之間很有名的網站。這家網站網羅了日本秘境車站的幾乎全部資訊,很有意思。這是秘境車站訪問家牛山隆信運營的網站,1999年開設。牛山和夥伴們一起創造了「秘境車站」這個説法。
這個網站的出現讓秘境車站的人氣越來越高。據網站顯示,全國「秘境車站排名」從第1位到200位每年更新。2018年度版的第1~5位是以下車站。
![]() |
小和田站(靜岡縣,JR飯田線) |
第一位:小幌站(北海道,JR室蘭線)
第二位:尾盛站(靜岡縣,大井川鐵道)
第三位:小和田站(靜岡縣,JR飯田線)
第四位:田本站(長野縣,JR飯田線)
第五位:赤岩站(福島縣,JR奧羽線)
作為排名標準的要點主要是以下5點。
1.秘境度···周圍是斷崖絕壁、山林和原野等,周圍人家很少(或者沒有)
2.氛圍···木結構候車室、木板站臺等令人感受到古老歷史
3.列車到達難易度···列車趟數很少,普通列車也很少停車
4.外部到達難易度···通往車站的道路幾乎沒有,很難通過登山道和未鋪裝路等從外部抵達
5.鐵路遺産指數···具有Z字形路線、環行線和支線等鐵道遺跡(包括仍在使用的路線)
雖然條件非常嚴格,但在日本全國範圍內符合這些要點的秘境車站有很多,令人吃驚。一般來説,人們會想,為什麼要特意去這些凋零的車站?這樣的車站是否有魅力?但秘境車站似乎具有獨特的魅力。
從經濟合理性這一點來看,有些車站會讓人覺得最好馬上廢棄,但候車室裏擺放的「車站日記」上,寫著來過這個車站的人的旅遊回憶,或留下從這個車站前往大都市的年輕人的足跡,傳遞出那裏人們的思想。候車室也很老舊,顯得破破爛爛,但在那裏能感受到韻味和鄉愁。
![]() |
坪尻站(德島縣,JR讚岐線) |
以前,北海道一座小車站的乘客只有一個女高中生。在她畢業之後,車站才廢棄。這則新聞在中國也被報道,曾經讓很多人感動。即便是唯一的乘客,只要還有乘客,車站就還活著,這種情況也讓很多日本人感動。
我在鄉下長大,雖然算不上秘境車站,但也曾經在一個很小的車站坐車往返於大學。從小學到高中都是步行去上學,在讀大學時是我第一次坐電車上學。
離我家最近的車站是「禾生」(kasei)。就算日本人也未必會讀的站名。相鄰的車站不知為何叫做「赤坂(akasaka)」。「赤坂」是東京有名的繁華之地,這個車站雖然和赤坂同名,但卻是比禾生還小、甚至沒有工作人員的無人車站。
我仍然記得,從東京來的遊客從車內看到站名笑著説:「這個小車站竟然叫赤坂,真好笑」。我當時在這樣的鄉下生活,乘坐每天只有幾十人利用的電車,曾經對此感到難為情,但如今卻是滿滿的懷念,希望這條線路能一直保留下去。
![]() |
中島 惠簡歷
出生於日本山梨縣。曾在北京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留學。先擔任報社記者,1996年起成為自由記者。著作有《中國精英這樣看待日本人》,《中國人的誤解 日本人的誤解》(均由日本經濟新聞出版社出版), 《爆買之後他們將瞄準哪?》,《中國精英嚮往日本》等。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觀點。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