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身大的日本(235)日本的水果真有那麼好吃嗎?
2018/10/02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中島惠:幾天前,我的好友夫妻兩人時隔數年從香港來日本旅遊。作為伴手禮,我帶去了自己最近寫的2本書和巧克力點心。
![]() |
我特意在百貨商場選購了在機場沒有銷售且保質期較長的點心品牌。其實,在我家到車站的途中,有家超市在賣葡萄(好像是名為「Shine-Muscat」的綠色大粒品種,中文叫「陽光玫瑰」),我一度猶豫是不是買那個送他們。
但是,我不清楚朋友住宿的酒店的冰箱的情況。還有,雖然感覺他們肯定會喜歡,但想到朋友是在旅途中,幾乎每天都要外出,早餐估計也會有水果吃。所以,最後還是按最初的想法,選擇了百貨商場裏賣的點心。
我見到好友夫妻,遞上了禮物,他們很高興。但隨後在閒談中,朋友説:「日本的水果的確好吃。我們在酒店附近的超市,買了大粒的葡萄,每天都在房間裏吃。還打算多買一些,帶回香港送給家人。能來到水果這麼好吃的日本,真是感到太高興了」。
我頓感後悔,心想「誒!原來是這樣呀?如果買葡萄當禮物就好了。點心在哪都能買得到···要是提前問一聲就好了」。
不過,我也從朋友的口中得知了「日本的水果可以帶去香港」這一情況。因為,總是模糊記得坐飛機去海外的話,攜帶水果出入境時會有限制。
隨後,我又試著查詢了日本農林水産省植物防疫所的官網。在此得知日本的大部分水果可以攜帶前往香港。另外,我同時還了解到,與香港不同,中國大陸和台灣幾乎是不允許旅客攜帶水果等入境的。
中國大陸人自不必説,香港和台灣人也都非常愛吃水果。走進當地的中餐館,飯後即使沒有特意點,有時也會附贈餐後水果(這在日本幾乎不可能)。當地人也經常在市場和超市裏購買。與日本不同,由於價錢相對便宜等原因,平常很多人都經常吃水果。還有人在旅遊時也會隨身攜帶。
![]() |
中國大陸、還有港臺等的人來到日本,幾乎每個人都會感到吃驚的是日本的水果價格之貴,當然還有其美味、甘甜程度以及漂亮的外形。
據説,剛從中國來到日本的朋友很多在去日本的超市時最先感到驚訝的是「為什麼西瓜這麼貴?這樣的話,不管多麼好吃,也不能每天都吃」。
日本的西瓜品種繁多,價格難以一概而論。但如果是完整的1個,售價1000日元(約合人民幣60元)以上是很普通的事。如果是較好的品種,有時一個賣到4000日元(約合人民幣240元)以上也不足為奇。但在如今的日本,很多家庭人數較少,也很少有人會購買整個西瓜。大多數日本人都是購買一半或4分之一。不過,即使只是半個,也要花去500多日元(約合人民幣30元)。
蘋果的話,如果是「富士」等品牌,1個大約300~400日元(約合人民幣18~24元)。最近幾年開始受歡迎的大粒葡萄(陽光玫瑰)1串要賣1000日元到1500日元(約合人民幣60~92元)。在日本一直很受歡迎的巨峰葡萄每串價格在700日元至800日元(約合人民幣43~49元)。如今是上市季節的梨每個售價是170~200日元(約合人民幣10~12元)。
在日本,如果是便宜的午餐便當,400日元左右即可買到。也就是説,水果和便當的價格不相上下。可想而知日本的水果有多貴。從日本人的角度來看,雖然味道很好但價錢還是偏貴,所以水果的消費也一直在減少。據日本農林水産省的統計,相比頂峰時(1975年)日本人的水果消費已減至不到一半。
令人遺憾的是,對於日本人來説,水果正在成為「奢侈品」,或者説是「生活中可有可無的東西」。據日本農林水産省的調查,日本人減少吃水果的原因有「保存時間短」、「太貴」、「削皮或切開太麻煩」。對日本人來説,水果甚至已經不再是日常性的食物。
反而,中國大陸、香港和台灣人經常吃水果,還對日本水果的美味讚賞有加。我發自內心地覺得,如果有更好的方式能將日本的水果介紹和推介給他們就好了。
![]() |
中島 惠簡歷
出生於日本山梨縣。曾在北京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留學。先擔任報社記者,1996年起成為自由記者。著作有《中國精英這樣看待日本人》,《中國人的誤解 日本人的誤解》(均由日本經濟新聞出版社出版), 《爆買之後他們將瞄準哪?》,《中國精英嚮往日本》等。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觀點。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