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人的形狀(144)越後妻有里山現代美術館KINARE
2018/10/17
日經中文特約撰稿人 張維中:日本近年來有許多偏遠的鄉間,因少子化和人口外移問題,使得不少地方都陷入暮氣沉沉的窘態。不僅因生産力低落導致財政捉襟見肘,同時也隨處可見荒廢的空宅與校園。所幸幾個地方開始想出拯救的方式,希望借由觀光與結合藝術季或祭典的形式,吸引外來觀光客到訪,活絡當地的生氣。其中最出名的兩項大型活動,就是瀨戶內藝術祭和大地藝術祭。
![]() |
越後妻有里山現代美術館KINARE |
在新潟縣越後妻有舉辦的大地藝術祭每三年舉辦一次,錯過的話就得再等三年,所幸還有冬季微展(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 冬 SNOWART)則是每年冬天都會舉辦。新潟縣冬天大雪紛飛,原本以為難以在戶外作展,不過主辦方仍以結合自然景致,設計出雪火花、光之花田、和雪見御膳等冬季限定主題,讓大地藝術祭呈現出與夏季展覽風味迥異的藝術展。
在大地藝術祭當中有一個我很喜歡的展場據點,叫做「越後妻有里山現代美術館KINARE」。搭乘JR飯山線、北越急行HOKUHOKU線(ほくほく線)從「十日町」站下車,徒步約十分鐘左右即可抵達里山美術館KINARE。
對於愛好參與藝術祭的朋友來説,這個地方可説是整個藝術祭的心臟,展場從室內的常設展、企劃展,延伸到戶外中庭的期間限定特別展,一次餵養飽足看展的渴望。
等等,請留步!請別一看到藝術祭,覺得沒興趣便就此打住。對於藝術祭沒有興趣的朋友,我仍然推薦這裡是個很值得前來的地方。因為在館內有附設咖啡館餐廳「越後信濃川BAR」(越後しなのがわバル),是來到十日町,最快也最精準能吃到在地鄉土料理的捷徑。隨著季節迥異,這片土地上收穫的物産也不同。在「一汁三菜」的定食中,用每一季不同的當令食材,根據在地祖傳的烹調手法,傳承著當地人所謂「土産土法」的傳統風味。此外,設施內還設有美術館商店,可購得相關展覽的設計商品及越後妻有的特殊伴手禮。
![]() |
明石之湯 |
不過,比起上述的餐廳和商店來説,更令我著迷的是這裡居然還能泡溫泉!館內設施之一,在「越後妻有交流館KINARE」內的「明石之湯」(明石の湯)是中型規模的錢湯,浴場內分有大浴池、生藥湯(藥草湯)、寢湯(可躺臥的浴池)三溫暖烤箱及蒸氣室。在女湯部分的蒸氣室內,還會釋放專屬限定給女性芳香精油。
要知道冬季的新潟縣十分酷寒,如果是在「冬季微展」的展期內來到當地,許多展品都是在冷颼颼的戶外,冷到即使逛完室內的美術館,可能都還覺得冷。所以,要是最後還能來溫泉泡個湯暖身,真的是件非常感人的事。泡完湯,外頭有休息室可供小歇與餐飲充饑。
「越後妻有里山現代美術館KINARE」的名稱很長,當地人都省略叫其暱稱「KINARE」。那麼KINARE到底是什麼意思?原來KINARE(キナーレ)是在地方言「來なされ」,意即「請來這裡!」
原本蕭條的越後妻有十日町,透過現代美術為媒介,終於又展現了活力。雖然,鄉間的居民或許也跟你一樣,不是很明白藝術到底是什麼玩意兒,不過那也無妨。只要接受了純樸小鎮的盛情邀約,感受他們「請來這裡!」的真心,便會明白越後妻有的好山好水與人際關係,就是最至高無上的藝術品。
![]() |
張維中 簡歷
台北人,現居東京。在臺取得文學碩士後,08年來日。早稻田大學別科、東京設計專門學校畢業。現于東京任職傳媒業。大學時以長篇小説踏入文壇。近作為遊記《東京小路亂撞》、小説《餐桌的臉》與散文《東京模樣》。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觀點。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