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播室by明子(234)福原愛在乒乓球上的成功秘訣——早教和中文
2018/11/19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青樹明子:在2016年巴西里約熱內盧奧運會上,有一些令日本人難以忘懷的場面。其中包括在身體不佳的情況下獲得個人綜合和團體賽金牌的體操運動員內村航平、連續摘金的日本女子角力選手「大和撫子」們、被稱為史上最美傳接棒的男子田徑400米接力的銀牌(金牌是擁有波爾特的牙買加!)、還有就是奪得銅牌的日本乒乓球女團。
長期以來引領日本女子乒乓球界的正是大家熟悉的福原愛。
她從3歲開始接觸乒乓球,一邊哭一邊練球的樣子在中國也很有名。日本人從「愛醬」3歲時就一直給予關注,看到她和隊友一起終於在里約拿下銅牌時,很多日本人和她本人一樣感到高興,並流下眼淚。
令我感動的場面是在領獎儀式上,在升國旗儀式後,全部選手站在最高處拍攝紀念照時的那一幕。在分獲金銀銅牌的中德日的選手站在一起拍照時,愛醬和中國選手劉詩雯肩並肩,在耳邊小聲説著什麼。兩人相互用胳膊頂了頂對方,不久,愛醬笑著鼓起腮幫。不知道她們説了什麼,但後來中國媒體報導稱,當時兩個人的交流似乎是下面這樣的:
愛醬「哇,(這裡)太窄啦」
劉詩雯「是不是因為你太胖了?」
愛醬「哼,真是的!」
當然,她們間的交流用的是中文。
《人民日報》報道説,在登上領獎臺的9個人中,有7人能説流利的中文。
中國是乒乓大國。乒乓球選手自然都希望到中國學習乒乓球、在中國磨練技術。然而,不僅限於此。要讓乒乓球水準達到極致,掌握中文似乎是必不可少的。
可以毫不過分地説,福原愛對日本乒乓球終於達到世界水準起到了很大作用。那麼,為何福原能如此出類拔萃呢?日本的著名體育記者表示,原因有二個,即「早期教育」和「學習中文」。
![]() |
5歲的福原 |
以早期教育來説,福原從3歲就開始了乒乓球學習。
「在暑假和寒假時,除了午餐休息之外,每天練習10小時。1個月達到300小時。而在上學期間,每天確保5小時的練習時間,加上週末的20個小時,粗略計算,每週達到40小時。也就是説,1個月達到約160小時。這些全部加起來,她從小時候起,1年裏大約有2000小時在練習」(日本體育記者生島淳)
雜誌《紐約客》的特約作家馬爾科姆·格拉德威爾指出,「不僅限於體育,要想領先他人,需要投入1萬小時」。正如其所説,福原在10歲之前就突破了1萬小時的練習時間。
其次是中文。
她的中文水準已經是眾所週知,這裡不再贅述。
那麼,掌握中文和提高乒乓球水準有什麼關係呢?
福原在接受雜誌的採訪時這樣回答。
「中文有關乒乓球的語言很豐富。例如扣殺,在日本只有‘強’、‘弱’以及‘一般’3種,但在中國,按我的感覺,能以10到30個級別的語言來表達,甚至達到120個左右」(《Number》795號2012年1月)
據福原介紹,如果用中文説的話,扣殺是「發死力」,反拍扣殺是「拔刀」。順便説一下,乒乓球用語中説的扣殺在日語裏叫「強打」。的確,中文的力量存在數倍的差異。
乒乓球在日語中稱為「桌球」,來自英語「table tennis」的翻譯。
而在中文裏則為乒乓球,因為乒乓球打起來發出「乒乒乓乓」的聲音,從漢字來看,戰鬥意識更加強烈。
總之,對於乒乓球用語的細微差別,中文更容易理解。可以説福原通過熟練掌握中文,領會到了中國乒乓球的精粹。
![]() |
正如大家聽説的那樣,福原最近宣佈退役。
好不容易達到這種水準的日本乒乓球將何去何從呢?雖然多少令人擔憂,但由於福原的貢獻,新一代選手正在成長起來。
在里約奧運會上獲得女乒團體銅牌的成員石川佳純接受中國媒體採訪時能以中文作答,具有很高的中文能力。可以説石川也悟到了「中國乒乓球」的精粹。
此外,提到日本乒乓球界的希望,那就是獲得里約奧運會女乒團體銅牌的伊藤美誠。
在最近剛剛結束的國際乒聯世界巡迴賽瑞典公開賽女子單打中,伊藤美誠的表現非常突出。她在 複賽中擊敗世界排名第6位的中國選手劉詩雯,在準決賽中又擊敗丁寧,在決賽中則打敗世界排名第1位的朱雨玲,最終奪冠。這是簡直令全世界都感到驚訝且難以置信的結果。
由於這一壯舉,一則令人驚訝的軼聞在日本的電視節目中被介紹。那就是伊藤的「早期教育」。
福原從3歲開始打乒乓球,而伊藤則從母親的胎教開始。
就是下面的感覺。
「用以衛生紙芯連起來的自製話筒和中空的長長的橡膠軟管伸到腹部,另一頭與嘴相連,説‘削球選手總之要接住球,所以要堅持著不斷進攻’,將乒乓球用語講給肚子裏的美誠聽。」
「一邊看世界知名選手的比賽視頻,一邊進行實況解説」
在出生以後也很驚人。
「在睡覺的美誠的耳邊,每天不斷小聲説‘能戰勝中國的只有美誠’,進行改變潛在意識的訓練」
在乒乓球上要戰勝中國,還需要從胎教開始?
最後,打算提一下瑞典公開賽領獎臺上的事情。
伊藤個頭矮小,由於領獎臺太高,上台時遇到難題。於是,旁邊的朱雨玲迅速伸出手,拉了伊藤一下。對此,伊藤在自己的推特(Twitter)上寫道,
「雖然(落敗的)比賽剛剛結束 ,她卻向我伸出援手。我也想成為這樣的選手」
這個細節在日本的網際網路上不斷被轉載,中國的體育精神受到高度稱讚。中國雖然輸掉比賽,仍具有王者風範。
總之,今後的日本乒乓球界不容小覷。
中國的諸位,切勿麻痹大意!
![]() |
青樹明子 簡歷
畢業於日本早稻田大學第一文學部。亞太研究科碩士。1998年至2001年,擔任中國國際廣播電台日語節目主持人。2005年至2013年,先後擔任廣東電臺《東京流行音樂》,北京人民廣播電臺《東京音樂廣場》,《日語加油站》節目製作人,負責人及主持人。現在擔任日中友好會館理事。出版著作《小皇帝時代的中國》,《在北京開啟新一輪的學生生活》,《請幫我起個日本名字》,《日中商務貿易摩擦》,《中國人的頭腦之中》,《中國人的錢包之內》等。譯著《蝸居》等。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