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人的形狀(147)佐原(2)在時光上泛舟
2018/11/28
日經中文特約撰稿人 張維中:散步在千葉縣香取市佐原的巷弄,得以腳踏實地感受到這地方的美好,然而更令我感到心曠神怡的,是來一趟小野川泛舟巡禮。
![]() |
小野川泛舟(千葉縣香取市佐原) |
貫穿老街的小野川,曾經是江戶時代佐原的交通要道,因運輸貨物與民生需求而繁盛一時,因此搭上小舟在川上往返一回,是最能夠體驗往日風情的方式。
小野川泛舟有固定出船的時間表,每天早上十點開始,春夏到下午四點半,秋冬到三點半為止,營運時間不很長,而且偶爾會有團客報名包船,容易額滿。因此建議一來到佐原,就可以先到位於「伊能忠敬舊宅」旁的泛舟乘船處登記報名。
小野川泛舟一趟來回約三十分鐘,從上游處的「樋橋」處登船後,沿著細川往下游前行,經過忠敬橋、共榮橋、中橋、開運橋、新橋和萬代橋,最後在北賑橋折返,再回到登船處下舟。
東京近郊很少有類似這樣能夠搭乘小舟,一覽江戶老街的景點,小野川泛舟凸顯了佐原的特殊性。其實,東京的東邊在江戶時代也有很多小川或小運河,擺渡著民生日常需求,如今,在東京都內已經消逝的水鄉澤國,在千葉縣重現了昔日景致。
在柔和的日光中,看著川畔柳樹隨風搖曳,小舟彷彿也像是回應似的輕輕晃動著,好一個慵懶的晴日午後。冬季寒冷時節,船上會設置暖桌,是畏冷朋友的救星。
每艘船上掌舵的阿姨,幾乎都是當地的老居民。她們臉上堆滿笑容,和藹可親,不僅是小舟方向的領航者,亦是往事的留聲機。順著小野川兩岸滑過的風景,她們在時光上泛舟,對我們娓娓道來佐原的往日豐華,以及她們童年時在此生活的點點滴滴。船過水無痕,但口傳的歷史,在擺渡之間,卻會一直潺流下去。
![]() |
伊能忠敬的銅像 |
在乘船處旁的「伊能忠敬舊宅」是江戶時代地圖繪製家伊能忠敬,從十七歲至五十歲為止約三十多年生活的故居。下船後,記得走進逛逛。
伊能忠敬舊宅佔地寬廣,境內除了有庭園以外,還有好幾幢建築唯美優雅的日式平房老宅,是佐原最老的建築之一,已有兩百多年歷史。
房屋的設計就是伊能忠敬本人,內部除了起居空間外,還設置有書院,甚至還有過去經營釀造業的店舖空間與倉庫。不僅在過去稱得上是豪宅,如今看來也是非常立派的住宅,已被日本列為國家史跡。
伊能忠敬生於1745年,卒于1818年,是日本歷史上非常重要的一號人物。他在江戶年代靠著科學的天體觀測技術,加上親自雙腳走遍日本列島沿海各地,完成日本史上的第一張全國地圖「大日本沿海輿地地圖」。當時土法煉鋼畫出來的地圖,比較現在利用衛星觀測拍攝的空照圖,誤差甚少,令人驚嘆。
![]() |
張維中 簡歷
台北人,現居東京。在臺取得文學碩士後,08年來日。早稻田大學別科、東京設計專門學校畢業。現于東京任職傳媒業。大學時以長篇小説踏入文壇。近作為遊記《東京小路亂撞》、小説《餐桌的臉》與散文《東京模樣》。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觀點。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