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身大的日本(307)疫情令日本貧困兒童面臨「吃飯難」

2020/03/10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中島惠:為了防止新冠病毒疫情擴大,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日前宣佈日本所有小學、初中和高中臨時停課,影響在日本各地擴大。最為難的是教育相關人士,中小學生的家庭也受到很大影響。尤其讓人頭疼的是如何解決孩子的吃飯問題。

 

兒童食堂(大阪市西成區的)

      在日本,即使是雙職工家庭,也基本沒有讓祖父母幫忙帶孩子的習慣,就算家庭收入相對較高,也不會雇保姆。在大多數日本家庭,大都是由母親一人為孩子準備一日三餐。因此,如果學校突然放假一個月,除了學習之外,孩子的吃飯問題也令人擔憂。

 

      安倍宣佈學校停課的幾天後,我到附近的超市購物,發現貨架上白米和烏龍麵等主食比較充足,而切片麵包和夾心麵包幾乎銷售一空。我想應該是被買去給孩子當零食或午餐了吧。因為要讓孩子吃米飯的話,還要準備菜,吃麵包就不用準備其他菜了。

 

      説起來,讀者朋友們知道日本的「兒童食堂」嗎?

 

      「兒童食堂」是在當地居民或地方自治體的主導下,為貧困家庭的孩子以及因為父母晚歸而吃不上晚飯的孩子提供免費或低價(一次50日元~ 100日元左右,約合人民幣3.2~6.4元)飯菜的地方。

 

      最早創辦「兒童食堂」的是東京都大田區一家蔬菜店的店主。其契機是,2012年這位店主得知日本有很多孩子的三餐在家得不到保障,就自願烹製了飯菜提供給附近的孩子。其他團體得知這一做法後也開始效倣,「兒童食堂」由此推廣到日本各地。

 

      推行「兒童食堂」的是NPO法人(非盈利組織)及當地居民中的志願者。食材原料由當地居民的個人捐款以及志願者個人出資購買。開設數量最多的地區是東京都、大阪府、神奈川縣,地方城市還比較少。

 


      日本民間團體的調查顯示,2016年全日本共有320家「兒童食堂」,2018年為2020家,到2019年進一步增至3700家。

 

名古屋市北區的兒童食堂

      為那些不能在家吃上熱乎飯的孩子手工烹製搭配均衡的飯菜,目的是幫助他們攝取營養,避免孩子獨自吃飯,促使其與同齡人交流。「兒童食堂」採用網上直接報名的方式,只要是家有特殊情況的孩子,都可以到這裡吃飯。據説「兒童食堂」讓生活窮困的孩子和父母得到了很大幫助。

 

      此次的臨時停課措施也讓部分「兒童食堂」停止供餐。因為孩子們聚集在一起有感染病毒的風險。可是,這對通過這種學校供餐以外的途徑來吃飯的孩子們來説,卻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

 

      儘管存在感染風險,但停課後沒有了在校的午餐,提供晚飯的「兒童食堂」也關閉的話,可能會出現迅速消瘦或身體欠佳的孩子。

 

      在已開發國家日本,兒童貧困是一件令人難以置信的事情,但國民生活基礎調查顯示,1980年代日本兒童的相對貧困率為10%,泡沫經濟破滅之後的1995年前後開始上升,2012年達到歷史最高的16.3%。2015年下降至13.9%,之後一直徘徊在這一水準。

 

      貧窮家庭的孩子們本就處於危困狀態,新冠疫情令他們的吃飯問題雪上加霜。

 

中島 惠簡歷

出生於日本山梨縣。曾在北京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留學。先擔任報社記者,1996年起成為自由記者。著作有《中國精英這樣看待日本人》,《中國人的誤解 日本人的誤解》(均由日本經濟新聞出版社出版), 《爆買之後他們將瞄準哪?》,《中國精英嚮往日本》等。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