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身大的日本(308)那些年輕的日本地方領導人

2020/03/17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中島惠: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在全日本範圍內擴大。每當各個都道府縣出現感染病例,當地的知事或市長就會召開記者會,相關影像在全日本新聞中播出時,觀眾往往會有「市長這麼年輕啊」、「防控得當,很有好感」的感嘆。

 

      其中最受關注的是北海道知事鈴木直道。

 

北海道知事鈴木直道

      由於中國媒體也報道了不少相關新聞,因此很多中國讀者也認識了鈴木知事。早在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提出「請全國的中小學停課至春假結束」之前的2月26日,鈴木就宣佈「向市町村方面要求北海道內所有小學及初中停課7天」。兩天之後,他宣佈北海道進入緊急狀態,其領導力受到了全日本的關注。

 

      説來慚愧,在此之前,我並不知道北海道知事是鈴木。提起北海道,2003年開始擔任知事的高橋春美以「北海道面孔」而聞名,我一直以為現在的知事還是她,實際上她已於2019年4月卸任。

 

      對居住在東京的人來説,因為本地新聞佔絕大多數,地方知事的存在感較弱。只有在當選時,或者該縣發生重大事件時,知事才會出現在全國新聞中。

 

      我通過此次的新聞報道得知,鈴木知事出生於1981年,今年滿38歲。他出身於埼玉縣,上高中時父母離婚。由於經濟方面的原因,鈴木曾經放棄上大學,進入東京都政府工作。在職期間在日本法政大學(夜校)讀書並畢業,可以説體味過生活的艱辛。鈴木在東京都政府任職期間被派往北海道夕張市,開始關注地方行政,後來當選為夕張市長。去年他就任北海道知事,成為史上最年輕的知事。

 

      鈴木知事因帥氣的外表、強大的領導力和快速決斷力而備受關注。由於他人氣頗高,北海道對進入緊急狀態基本上沒有反對聲,反而更加支援鈴木。正因為現在處於非常時期,日本人才更需要強有力的領導者,鈴木的情況正反映了這一點。

 


      此外,因新冠病毒疫情而召開記者會的年輕領導者還有千葉縣千葉市長熊谷俊人。此次千葉市也出現了很多感染病例,市長召開了記者會,很多日本人這才第一次了解到熊谷市長的存在,並予以關注。

 

千葉市長熊谷俊人

      熊谷市長出生於1978年,今年42歲。他出身於奈良縣,在兵庫縣神戶市長大,畢業於早稻田大學。早年曾在NTT公司工作,後來當過千葉市議會議員,31歲時就任千葉市長。據説熊谷在神戶生活時,經歷了阪神淡路大地震,對地方行政産生興趣,進入了政界。

 

      熊谷31歲當上市長,成了日本政令指定城市中最年輕的市長。政令指定城市指的是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從都道府縣獲得許可權讓渡而開展行政工作的城市。全日本共有20個政令指定城市,包括中國人較為熟悉的札幌市、仙台市、橫濱市、京都市等。

 

      日本也有在地方上積累一定經驗之後當上國會議員的情況,另一方面也有人覺得即使當上國會議員,也很難讓社會發生改變,於是由國會議員變成了地方的知事或市長。

 

      不同於中國的中央是上級、地方是下級的結構,在日本,地方政府有一定的獨立性。打個比方來説,安倍首相和鈴木知事並不是上下級關係。可見地方知事的許可權之大。

 

      此次發生新冠病毒疫情,讓人們有更多機會看到平時很少出現在全國新聞中的地方知事或市長召開記者會。提起日本的政治家,或許很多讀者的印象中幾乎全是些中老年人,其實地方上有很多30~40多歲的年輕政治家,肩負著日本的未來。

 

中島 惠簡歷

出生於日本山梨縣。曾在北京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留學。先擔任報社記者,1996年起成為自由記者。著作有《中國精英這樣看待日本人》,《中國人的誤解 日本人的誤解》(均由日本經濟新聞出版社出版), 《爆買之後他們將瞄準哪?》,《中國精英嚮往日本》等。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