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身大的日本(5)東京溫暖人心的繪本美術館
2014/03/11
在日本的公共圖書館,面向兒童的繪本專區非常豐富。為了讓兒童易於産生興趣,牆上和桌子上都貼著可愛的圖畫,以營造出適合欣賞繪本的氣氛。對於孩子的父母來説,圖書館無需花錢就能長時間逗留,還能觀看很多繪本,是非常便利的地方。
我從小時候起就非常喜歡繪本。有一家很好的繪本美術館,我到目前為止經常前去。那是位於東京都練馬區的「知弘美術館」(原名:岩崎知弘繪本美術館)。這次我打算介紹一下這家美術館。
這家美術館是由女繪本畫家岩崎知弘(已故)的個人住宅改建而成的,1977年設立,後來逐漸獲得好口碑,
這裡的特色是,這家美術館是以岩崎知弘一個人的作品(水彩畫)為中心的繪本原畫專業美術館。作為策劃展,每個季度都會展出外國繪本畫家的作品,但很多都是岩崎知弘的作品。
這家美術館一舉成名的契機是,1981年女演員黑柳徹子的著作《窗邊的小豆豆》出版。該書是黑柳的自傳體散文,當時成為非常暢銷的作品,是非常知名的著作,而這本書的封面採用的是岩崎的水彩畫。我也正是在那個時候,開始和母親一起去這家美術館。日本存在很多小型美術館,但從30多年前開始一直得到很多人喜愛的個人美術館並不多見。
岩崎也和中國具有深厚淵源。她1918年出生,20歲時結婚。隨著丈夫赴任而到了大連。但在2年後丈夫自殺。隨後暫時回到日本,後來再次前往中國,1944年曾居住在黑龍江省勃利。在回到日本之後,向專業人士學習油畫,再婚後育有一子。之後,確立了積極利用與水墨畫技法相通的「滲散」和「漸淡」技法的水彩畫世界,進而成為了繪本畫家。岩崎使用特殊的顏料,與我們在學生時代使用的水彩畫顏料不同,在日本,如果是喜歡繪畫的人,一看就能看出是岩崎的作品。當時,能以專業性工作謀生的日本女性非常少見,而她就是其中之一。
此外,岩崎的特徵還包括,一直堅持只描繪嬰兒和兒童。曾經歷動盪時代的她發表了大量以反對戰爭為主題的繪本,岩崎的作品並非正面描繪戰爭的悲慘,而是描繪在戰火中拼命想要活下去的純潔無瑕的可愛兒童的形象。
這些畫作中飽含著對和平的祈禱。作為一個女性和一名畫家,岩崎希望通過描繪兒童的各種表情,向混亂時期的日本人傳遞自己的想法。正因為畫作充滿這種精神,才會直至今天仍得到如此眾多的人的支援。
順便補充一下,去年這家美術館舉行了中國繪本畫家作品展,我也去參觀了。本來應該在日中邦交正常化迎來40週年的2012年舉行,但由於受嚴峻的日中關係影響而推遲了舉辦時間。
![]() |
我覺得岩崎一定會為此感到高興。
中島 惠 簡歷
出生於日本山梨縣。曾在北京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留學。先擔任報社記者,1996年起成為自由記者。著作有《中國精英這樣看待日本人》、《中國人的誤解 日本人的誤解》(均由日本經濟新聞出版社出版)等。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觀點。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