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體企業涉足硬體更易創新」

2014/09/25


      微軟在中國建立了主要的研究基地。微軟希望在移動領域實現捲土重來,在中國設置的研究基地究竟將發揮怎樣的作用呢?對此,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採訪了設在北京的微軟亞洲研究院院長洪小文。 (編者注:本文由日語翻譯而成)

      記者:通過收購諾基亞手機終端業務,微軟也正加大力度拓展硬體方面的業務。您怎麼看?

微軟亞洲研究院院長 洪小文
      洪小文:我們這裡除多媒體、資訊檢索、大數據外,也有研究硬體的基礎。例如對於Kinect的應用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Kinect是通過手勢來操縱遊戲等的一種裝置。今後我們還將研發能夠將手語轉化成語音,使普通人能和聾啞人進行對話的系統。在軟體方面較強的公司涉足硬體,這將更易於促進創新。

      記者:對於加強移動領域來説所不可或缺的技術是什麼?

      洪小文:例如,我們正在研發一項技術,在觸摸終端螢幕的時候能夠對手指施加振動等刺激。如果能在平面的玻璃螢幕上讓人通過觸摸感覺到每個按鍵的振動,那就可以實現在不看螢幕的情況下進行輸入。

      記者:目前,微軟和中國企業間的人才爭奪也是愈發激烈吧?

      洪小文:我們研究院匯集了約200名來自世界各國的人才,在人數上僅次於美國總公司的研究所。如果缺乏國際性,思維就會變得單調,也就無法實現創新。

      記者:您覺得有可能從亞洲發起改變世界的革新嗎?

      洪小文:中國的「微信」是獨一無二的。在通過機器人進行老年人護理的技術方面,日本更是獨佔鰲頭。因此只要我們發揮聰明才智採取適當的行動,就一定可以從亞洲走向世界。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