頁岩氣革命後的世界石油版圖
2012/05/07
![]() |
丹尼爾·耶金是能源問題權威,曾以世界暢銷書《石油風雲》榮獲普立茲新聞獎。 |
記者:由於伊朗局勢造成的緊張情緒,原油價格已經突破每桶100美元,美國汽油價格正在逼近每加侖4美元。對此您怎麼看?
耶金:原油和汽油價格正在逼近可能對美國的國內生産總值(GDP)和消費産生負面影響的水準。在對伊朗制裁即將啟動的夏季之前,原油市場的緊張局面將會進一步升溫。
記者:在北美,頁岩層內蘊藏的包含「頁岩氣」、「頁岩油」以及石油在內的砂岩「油砂」的開發正在全面展開。這將對世界能源供求帶來哪些影響?
耶金:未來世界將出現石油流向的重新調整。今後10年,從中東到美國的石油流動將有所減少,與此同時自加拿大與巴西到美國的石油流動將會增加。隨著加拿大的油砂以及巴西的深海油田「鹽下油田」産量的增加,美國對中東石油的依存度會有所下降。而從中東地區到亞洲的石油流動將相應增加。
記者:石油流向的重新調整將如何改變美國和中東的關係?
耶金:這也是今後華盛頓和北京想了解的問題。中東對世界經濟而言仍將極為重要,這不會發生改變。美國認為中東是世界穩定的基礎,一直與中東保持著密切關係。但隨著石油流向重新調整的推進,中國將深化與中東之間的關係,並會擔心海上通道的安全。雖然很難完全看透10年後的變化,但在包括安全保障在內的戰略關係方面,我認為雙方可能簽署某種新的協議。
政治風險成為難題
記者:美國歷屆政府都倡導的能源自給自足是否能夠實現?
耶金:如果將煤炭和原子能等所有能源都包含在內,自給率將達到約8成。而一度只有60%的石油進口比重將進一步下降至45%。雖然很難實現完全的自給自足,但進口比重將大幅降低。
記者:對於美國的液化天然氣(LNG)出口計劃,據説美國存在強烈的反對輿論。
耶金:今後美國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進行出口,但成為液化天然氣出口大國的可能性很小。能源成本的下降將提高美國的競爭力,這一點與美元貶值有相同效果。目前美國企業正增加國內投資,創造大量就業機會。
記者:您在新書中否定了認為世界原油産量將出現衰退的「石油峰值論」。您的理由是什麼?
耶金:此前人們曾經多次擔心石油出現枯竭。19世紀80年代、第1次世界大戰、第2次世界大戰、20世紀70年代、一直到最近的2005~2010年都有過擔心。這些看法的根據是尋找和開採石油的技術將會達到極限。但實際情況是每次技術革新都顛覆了人們的認識。油砂、頁岩油和深海油田等領域的技術革新也不會例外。
記者:如果技術不成問題,在滿足持續增長的全球石油需求方面最大的課題是什麼?
耶金:即使石油不會枯竭,也不意味著所有石油都能得到開發。政治原因、經濟原因乃至環境問題等,面臨的風險非常多。伊拉克蘊藏著大量石油,但由於政治原因從來未進行滿負荷生産。資源的存在和資源的供給是不同的問題,這在伊朗局勢導致石油供應緊張的問題上非常明顯。
(駐紐約記者 小川義也)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