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恩:日本留住日産的3個條件
2012/06/11
![]() |
日産汽車社長卡洛斯·戈恩 |
在克服接二連三的危機過程中,日産掌握了迅速適應環境的方法。儘管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日産不但生存下來,而且還實現了增長。日産成功跨越了那些看起來彷彿無法衝破的障礙,獲得了從未有過的強大凝聚力和動力。
上個月,我們發佈了2011年度全年財報。在遭遇眾多自然災害的情況下,日産合併營業利潤達到5458億日元,全球銷量達到485萬輛,較上年增長了15.8%。
支撐日産成功的支柱之一是「製造」能力。這種製造能力正是日産在全球範圍培育起來的核心競爭力,是日産競爭力的源泉。其他企業之所以想向日産學習,就因為我們有這種製造能力。
崇尚「製造」是日本特有的思維方式。正因為有這種能力,日産今後也將把日本定位為日産品牌和英菲尼迪品牌的「母工廠」。日本的研發基地和工廠將承擔研發新一代汽車並精益求精的職能。
例如,從今年下半年起,日産將先後開始在美國和英國生産電動汽車「聆風(LEAF)」,但日産電動汽車的生産技術中心仍將留在追浜(日産電動汽車的主力工廠之一),蓄電池生産技術的母體則繼續放在座間(日産5大主力工廠之一)。在座間有300多名專門研發蓄電池技術的工程師。
汽車市場非常殘酷,作為國際型企業的社長,我的職責不是表現感情和愛國心,而是作出符合現實的經營決策。這裡所説的「現實」指的是客觀現實,而不是「希望如何」的願望中的「現實」。
與其他日系汽車廠商相同,在日産全球産量中,日本國內産量的比重在下降。2011年度,日本國內産量佔日産總産量的比重約為25%,但到實現中期經營計劃中提出的全球産量800萬輛目標時,這一比重將更低。雖然日産在竭盡全力將日本國內生産規模維持在100萬輛水準,但就以下三大嚴峻課題,日本政府如果不能提出令人滿意的解決方案之前,維持這個很勉強的規模都將持續承受巨大壓力。
首先,作為當前的課題,日本政府需要拿出解決日元升值走勢的政策。據日本汽車工業協會統計,日元對美元每升值1日元,日系廠商整體每年將失去大約900億日元的利潤。在過去3年裏,日元對美元升值22%,對歐元升值30%,對韓元則升值50%。對其他國家競爭企業而言非常有利。
其次是中期課題。日本面對的課題是如何確保可持續的能源供應,如何構築令企業和消費者放心的能源環境。逼著消費者在夏季不開冷氣的節電要求及提高法人用電電價絕非長久之計。4月1日,各電力公司將用電大戶的電價提高了17%。以日産為例,在日本國內生産的汽車的電力成本每輛約為1萬日元。此次電價上調將使每輛汽車增加2000日元~3500日元的成本。
此外還有其他令前景不明朗的因素。即便關西電力大飯核電站2個機組重啟運作,電力短缺局面得到緩解,但已經停運的52座核電站今後想怎麼辦?
第三個課題是日本如何應對人口減少及老齡化社會的長期課題。65歲以上的老年人在日本總人口中所佔的比例已經從1990年的12%升至2010年的23%。日本政府有必要公佈接受移民及稅制改革的日程表,確保日本未來的人才、財富及年輕人。日本不能對人口減少問題坐視不理,必須自己行動起來開拓未來。
只要日本政府沒有針對上述三個課題提出解決方案,日産就沒有選擇的餘地。只能加速推進本土化。我們只能持續增強在巴西、俄羅斯、印尼及中國等增長市場的産能。
2011年度日産在中國的産量比上一年增加了22.2%,達到了123.7萬輛,創下史上新高。這相當於日産全球總産量的25%以上。而日本國內産量僅為119.9萬輛。採用V形底盤的各工廠的當地化比率至少已經達到了80%。V形底盤主要面向新興經濟體量販車,是用途很廣的主力底盤。
日本國內産量在日産總産量中所佔比例在下降,同時已經有不少企業決定從日本全面撤出。日本經産省的調查顯示,到2006年為止的10年間,日本國內製造業企業的數量減少了3成以上,已經只有54萬家。而其3年後的日本內閣府報告稱,製造業在日本國內生産總值中所佔的比例下降到了18%,僅為30年前的一半左右。
日本在自由貿易協定(FTA)方面也落後於南韓、泰國及墨西哥等其他實現了迅速增長的國家。2011年,日本時隔31年再次出現貿易逆差,課題因此而進一步增多。日本銀行公佈的2012年3月全國企業短期經濟觀測調查(短觀)的大企業製造業的業績狀況判斷指數仍為負值並不令人感到意外。
如果統率日本的領導層不對上述嚴峻課題果斷採取應對舉措,找出短中長期的有效解決方案,即使是從心底堅信日本「製造」實力的我,作為承擔責任的經營者也沒有辦法輕易增加日本國內産量。
卡洛斯·戈恩簡介: 1954年出生於巴西。在法國米其林公司工作18年後,於1996年進入法國雷諾公司。為重建日産,作為首席運營官(COO)被派到日産汽車,以卓越領導能力使日産業績實現了V字形復甦。現在兼任雷諾總裁,在加速擴大中國等新興經濟體業務。戈恩操流利的法語、英語、葡萄牙語和阿拉伯語等4種語言,馬不停蹄地奔波于日歐及其他各國之間。
相關報道:
當日産總部遷離日本
日産純利增7% 成為日本最賺錢汽車廠商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