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玉琳:提高關稅不是解決問題的正確方法

2018/03/23


      在貿易領域美國川普政權正在加強對華施壓。除了3月23日正式啟動鋼鋁進口限制措施外,還在22日公佈了針對中國侵犯智慧財産權行為的制裁措施。如果中美的貿易摩擦日益激化,受到消極影響的將是企業。圍繞可能對企業的業務産生的影響等,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對由進駐中國的美國大型企業構成的「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副主席歐玉琳(Erin Ennis)進行了採訪。

  

      記者:川普政權強調進口限制措施針對中國。您擔心中美貿易摩擦激化嗎?

 

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副主席 歐玉琳

 

     歐玉琳:即便嘴上説目標是中國,但實際上並不是只針對中國特別徵收關稅。估計中國也將採取行動,但我認為不會發展為導致中國採取強有力對抗措施的結果。

 

      因為(生産過剩)是全球性問題,我認為無法通過無差別的關稅來解決。而必須由全世界來進行協調。美國已經對來自中國的直接進口商品徵收高額的(反傾銷等)關稅。此次的措施不會對美中鐵鋁貿易産生重大影響。

  

      記者:川普政權將中國侵犯(進入中國市場的)美國企業的智慧財産權和強迫美國企業進行技術轉移視為問題。

 

      歐玉琳:我們對中國政府表示,現任政權提出存在的問題無可厚非。長久以來,在中國開展業務的美國企業對智慧財産權被侵犯和被迫進行技術轉移抱有擔憂。過去3~4年,中國一直強調將「加以應對」,但沒有實際行動。

  

      記者:川普總統提出將基於美國《貿易法》301條採取提高關稅和限制投資等制裁措施。

 

      歐玉琳:如果要解決在中國遇到的個別問題,只能進行具體磋商。我認為通過關稅措施很難讓中國讓步,不是解決問題的正確方法。不過川普政權欲採取非同一般的對策,企業不得不加以應對。

  

      記者:您與3月上旬訪問美國,被視為習近平經濟智囊團的劉鶴進行了哪些討論?

  

      歐玉琳:美國企業的經營者明確向劉鶴説明了在中國直面的困難。對其表示「中國經濟改革的停滯有損企業對中國市場的信賴。希望中國政府能夠對(企業的)這些擔憂加以應對」。雖然劉鶴當場並未給出明確答覆,不過我感覺其準確理解了美國企業提出的坦率意見。

   

      記者為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鳳山太成

  

      歐玉琳(Erin Ennis):在美國議會和美國貿易代表處(USTR)負責中國等亞洲貿易問題。一度在美國前國務卿季辛吉的諮詢公司任職,2005年起在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從事政策提議等工作。2015年起擔任現職。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