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經濟論壇主席談貿易戰下的全球經濟

2019/03/22


       中美貿易戰已經發展為圍繞新一代技術的主導權之爭。為避免世界的分裂,目前各國的企業、政府和個人應該應對哪些課題呢?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就此採訪了訪日的世界經濟論壇(WEF,達沃斯論壇的運營方)主席克勞斯·施瓦布(Klaus Schwab)。

 

克勞斯·施瓦布

 

       記者:統治國家和民主主義國家的敵對是否會照目前這樣繼續發展?

 

       施瓦布:如果中美持續爭鬥,將形成2個技術體系。對於(能否)避免分裂,人工智慧(AI)和區塊鏈(Blockchain)等新一代技術的管理將成為關鍵。技術是世界共用的資産。

 

       自第一次工業革命以來,比其他國家更早掌控新技術的國家成為世界的勝利者。但是,已經數位化的數據驅動經濟的第四次工業革命有一點和過去不同,那就是會超越國家的框架而發生。打造世界共通的新技術標準日趨重要。鑒於此,持中立立場的世界經濟論壇在世界各地分散設置研究中心,正在共用知識見解。

 

       記者:世界經濟論壇和中美兩國的距離感如何?

 

       施瓦布: 此前美國總統川普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都出席過達沃斯論壇。通過保持中立立場,我們一直與全球領導人建立基於個人的信任關係。擺脫意識形態,實際討論新技術和地球環境等各國共同的全球課題,是營造信賴的捷徑。

 

       記者:在第四次工業革命之中,達沃斯論壇發揮的作用有哪些?

 

       施瓦布: 我們將作為討論建立未來社會的知識平臺而發揮作用。政府、企業和市民社會等各界的領導人敞開胸襟展開對話,會互相産生影響。先驅性的想法將在各國滲透。政府和現有的國際機構重視應對眼前的危機,而世界經濟論壇將以長期視角提供面向未來的討論平臺。

 

       記者:如何避免成果被精英階層壟斷,傳遞給全世界的人?

 


 

       施瓦布:推特(Twitter)和Facebook等社交網站(SNS)是普通人參加達沃斯論壇的最佳媒體。由我們製作,通過社交網站向世界發佈的視頻內容每月有1億人觀看。雖然實際出席達沃斯的主要是各界處於領導地位的人,但會議是屬於全世界所有人的。

 

       例如第四次工業革命和AI等概念,與文章相比,影像在感覺上更容易理解。世界經濟論壇的媒體團隊具有在人類能保持注意力的5分鐘以內傳遞新事實和概念的技術和經驗。

 

       記者:隨著數位化,達沃斯論壇的將來會有哪些變化?

 

       施瓦布:僅憑數字難以建立信任。不僅要傾聽對方的意見,還要考慮如何感知對方。真實的感覺是信任的關鍵。通過保持在(冬季的瑞士達沃斯這一)積雪覆蓋的山村集會的傳統,形成強有力的紐帶和信賴。

 

       記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 編輯委員 太田泰彥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