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制裁對華為會産生多大影響?

2019/06/14


  美國川普政府5月15日啟動在事實上禁止向中國最大通信設備企業華為技術供應産品的制裁措施。圍繞此舉會對華為的業務造成的影響,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採訪了英國調查公司IHS Markit 的首席分析師南川明。

   

  記者:您怎麼看美國禁止向華為技術出口美國産品?

  

  南川明:雖然這是美方調查得出的結論,但也是基於戰略有計劃地採取的行動,問題將走向長期化。這是安全保障的問題。預計美國將繼續制裁擁有通信和監控攝影機技術等與軍事直接相關技術的企業。華為在全球智慧手機市場位居第2,在通信網路基地台領域握有全球3成以上份額。在5G領域,華為的份額將超過4成。華為的設備將成為網路的基礎。

 

南川明

   

  中國2017年出台《國家情報法》,規定企業和國民需要協助當局的情報活動。有聲音擔心如果華為的網路成為基礎,資訊將被中國政府獲取。美國認為這種做法很奇怪。中國提出「中國製造2025」戰略,計劃到2050年成為世界級的經濟和軍事強國,這踩了美國的老虎尾巴。

   

  記者:美國的制裁將對華為的智慧手機業務産生什麼樣的影響呢?

    

  南川明:華為2018年的全球智慧手機出貨量為2億部。IHS預測,華為2019年的智慧手機出貨量將達2.4億部。但是由於美國限制向華為出口産品,IHS最近將出貨量預期下調9000萬部,減至1.5億部。這是因為華為手機在中國以外市場將賣不出去。2020年的出貨量或許會進一步下滑。

     

  記者:這將對全球智慧手機市場的成長産生影響嗎?

   

  南川明:智慧手機市場持續快速成長,2018年包括普通手機在內,成為出貨量達18億的市場。不過,最近2年出現減速感。

    

  華為的智慧手機在歐洲、中東和亞洲很暢銷。預計南韓三星電子和其他中國智慧手機企業將爭奪華為在這些地區的份額。如果功能先進、價格低廉的華為手機從選項中消失,可能成為智慧手機消費下挫的原因。

  


      

  記者:對智慧手機相關零部件産生的不良影響也令人擔憂。

  

  南川明:我們公司的螢幕團隊經過調查獲得的資訊顯示,華為對螢幕的下單量減少了3成。華為似乎曾一度加大對零部件的下單量,但已經開始傳遞出減少採購的方針。

  

  記者:供應鏈(零部件供應網路)也可能被迫重組。

  

  南川明:電子産品代工領域出現了把生産基地從中國大陸轉移到其他國家的動向。在轉移目標國家和地區中,越南、印度、台灣備受關注。三星率先在越南生産智慧手機,零部件製造商不斷向該國聚集。印度的市場規模很大,目前也在扶持本地製造商。擅長電子産品代工的台灣企業也在不斷撤回本地。

  

  記者:將會對5G産生什麼影響?

  

  南川明:華為在5G基礎設施市場佔4成份額。估計訂單會由瑞典愛立信、芬蘭諾基亞、南韓三星等承接。北歐兩家公司似乎已經在緊密鑼鼓地生産。也許各國的5G項目或多或少都會出現推遲。

  

  南川明  簡歷:曾在高德納日本及IDC日本等公司擔任過半導體行業及電子行業的分析工作。自2010年開始擔任現職。還在日本電子資訊技術産業協會(JEITA)擔任全球電子産品及半導體中長期展望委員會的分析師。
  

    記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星正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