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正義:對5萬億日元的利潤沒有成就感
2021/05/14
5月13日,日本軟銀集團(SBG)會長兼社長孫正義在接受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的獨家採訪時表示,將把手頭資金等集中到基金上。他表示,目前的投資對象企業是224家,比上年增加了一倍,今後「將進一步增加到400家乃至500家」。孫正義同時表示,正在對投資英國金融公司等失敗案例「進行反省」,稱「走錯一步就會墜入地獄」,表現出危機感。
![]() |
軟銀在2020財年(截至2021年3月)財報中計提了約5萬億日元的凈利潤,這是日本企業史上最高水準的利潤。對業績起到拉動作用的是對AI(人工智慧)初創企業的投資。
孫正義自信地表示,「兩年前雖處於摸索階段,但(作為投資公司的)結構已經形成」。對5萬億日元的利潤「並沒有成就感」,並計劃進一步擴大投資。
關於投資對象企業,孫正義稱「在出資階段,95%的企業都處於完全虧損狀態,而且虧損仍在繼續增加」。他表示,「投資這些企業需要勇氣。走錯一步就會墜入地獄」。
近年來,在科技領域,包括未上市企業在內,企業估值迅速飆升,有人擔心出現「泡沫」。孫正義指出,隨著經濟環境的變化,「2~3成股價變動會經常發生」。他表示,軟銀的損益「每季度出現1萬億日元的上下浮動也很正常」。「重要的是不斷增加要上市的公司」,判斷出企業「10年、20年後是增長還是走下坡路」十分重要。
2020財年(截至2021年3月),孫正義投資的企業有14家上市或出售股份。本財年「會有幾十家上市」。關於美國火爆的SPAC(特殊目的收購公司),孫正義表示「其好處是(虧損的企業)也可以通過公佈業務預期實現上市,而一般的首次公開募股(IPO)可以面向眾多投資者開放」。
孫正義最近幾年反覆強調「軟銀集團已成為投資公司」,也解釋了其真正意義:「公司(銷售額)一旦超過1000億日元或2000億日元,經營者就應該考慮將其作為投資公司」。孫正義一貫主張,經營者的作用就是甄別增長業務和衰退業務,進行經營資源分配。
孫正義提出的經營戰略是「群戰略」。他説投資的目的是「組建一個群體,只朝著資訊革命這個方向飛」。目標是打造一個集團,「與投資企業的管理層分享獲取客戶的經驗、商討戰略、創始人之間互相交流」,「跟普通投資公司不同」。
軟銀集團宣佈,過去一直通過多項大筆收購擴大業務範圍,而今後將通過投資,集中資金,打造創業家集團。
![]() |
軟銀集團的孫正義接受採訪(5月13日,東京都港區) |
孫正義坦言,「現在還不考慮」收購業務公司。因為這與基於基金投資的群戰略相比「效率更低」。
而關於過去屢次考慮的MBO(管理層參與的收購),孫正義只是説「是有可能的,但現在不便透露」。
讓他感到「困難」的是接班人的培養。孫正義指出,接班人要「能夠共擔使命,非常關注科技,還必須懂融資」。人選尚未確定。
孫正義今年63歲。他曾説過60多歲會將指揮棒交給接班人。他表示今後「10年內,在60多歲期間確定接班人人選」,並表示「只要我幹勁不減,會以會長等某種形式繼續參與(經營)到70歲、80歲」。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