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非洲戰略戰勝中國的關鍵
2013/06/04
![]() |
毫無疑問,日本是在非洲援助方面走在前列的有功之臣。中國舉行部長級官員參加的「中非合作論壇」是在2000年。但日本在將援助與貿易聯繫在一起的過程中落在了中國的後面。著眼於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而舉行中非合作論壇的中國,為了擴大向非洲出口本國産品進行了積極奔走。因為以「合作」為名,論壇每3年舉行1次,輪流在中國和非洲舉行。另一方面,日本的「非洲開發會議」每5年舉行1次,每次都是邀請非洲首腦到日本。很多國家感受到日本高高在上的目光,因此「下一次在非洲舉行」的呼聲非常強烈。2011年中國對非洲投資餘額為162億美元,幾乎是日本的2倍。中國首腦每年都會攜帶鉅額援助訪問非洲,頻繁展開高層行銷。日本很難做到這一點。
那麼,非洲希望日本做些什麼呢?坦尚尼亞總統基奎特表示,「如果日本將生産基地轉移到勞動力成本低於中國和印度的非洲,將獲得很多好處」。安倍提出的5年為非洲培育3萬名産業人才的計劃將成為日本企業進駐非洲的前提。在非洲各國,中國威脅論有所抬頭。尋求平衡中國影響力的各國的打算將成為日本企業進駐非洲的機會。
安倍將日本和非洲的關係定義為「合夥人」。如果僅僅停留在口頭上,而不採取實際行動,日本與中國的差距將越來越大。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政治部副部長 高橋哲史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