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A酒店老闆在歷史觀上反華更反美

2017/02/08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張石:由於日本APA酒店客房內放置了該集團CEO元谷外志雄否認南京大屠殺與有關強徵慰安婦的報道等內容的書籍,在中國和日本都引起了很大的關注,中國方面和南韓方面的批評都集中在該書概論中否定「南京大屠殺」和否定「強徵慰安婦」的言論,但是在歷史觀上,這本書用了大量篇幅批判美國,甚至他認為:「南京大屠殺」和「強徵慰安婦」的「謠言」,都與美國有關。

 

 
 


 張石 的其他文章

 

  APA放置爭論歷史書籍偏離日本商業精神 

 

 無人售貨到處可見凸顯日本人道德高度

 

 哪些方面日本人不如中國人文明?

 

 靖國神社將會祭奠中國的戰歿者嗎?

 

 小池正在擊潰石原慎太郎政治家族(2)

 

 小池正在擊潰石原慎太郎政治家族(1)

 

 川普勝選是改善中日關係的最好動力

 在日長住中國人和遊客同創新高説明什麼?

 日本人是我見過的最講信用的族群

 日本人真的長壽過頭了嗎?

 日本真的有可能出現華裔首相嗎?

 虛位天皇的一舉一動為何依舊意義重大

 我們促成孫中山孫女與日本外孫相認

 福島核污染真的奪走了7名美軍士兵的生命嗎?

 歐巴馬訪問廣島給安倍留下的「作業」

 日本媒體「主題先行式」節目當然會激怒中國人

 中國遊客驚訝:難道日本沒有扒手?

 中國人「爆賞櫻」不只是因為櫻花美

 震災時中國人不能忘記日本救援隊

 武漢櫻花之爭與日本「雜種文化」

 為什麼日本幾乎沒有乞丐?

 中國人體驗日本混浴與目光管理

 「價值觀外交」使日本「不戰自敗」

 不要讓智慧手機使你變得淺薄無知

 污染啟示中國人學習日本人個人修養

 霧霾與二千多年前的中國環保思想

 如何識別中日網際網路上的假錯新聞?

 日本孤兒:解放軍是我的養父母

 更多 >>>>

 

 

  被中韓作為問題的書籍是元谷外志雄於2015年到2016年在雜誌《APPle TOWN》發表的隨筆的隨筆集,書中除了概論之外共收集了12篇文章,書名為《真正的日本歷史理論 近現代史學Ⅱ》,書中有日文、英文兩種文字,作者以筆名「藤誠志」出版。由於是隨筆集,因此整個書的結構不具有圍繞一個主題展開的嚴整結構,話題各種各樣,如第一篇文章是「日本高舉‘國際合作主義和積極的和平主義’的旗幟前進」,第二篇是「為了亞洲和平,安倍政權的長期化是必要的」,最後一章是「日本以成為觀光大國為目標」,考證歷史的文章有「爆破張作霖事件的歷史檢證」等,批判美國歷史觀的有「日美戰爭是羅斯福擺脫世界大蕭條的策略」,批判中國的有「以緊密的日美同盟對抗要稱霸世界的中國」等。

 

  而在整個書中,多處可以散見推翻二戰結論,否定日本是侵略國家,主張日本在二戰中的行為是「解放亞洲殖民地」等觀點,而要使這種觀點立得住腳,首先就要把批判的矛頭直指美國。從本書用日文、英文兩種文字出版來看,其所針對的對象應該日本人和英美人,而不是中國人和南韓人。

 

  他在概論中寫道:「世界現代史,是白人基督徒,特別是新教徒造出來的歷史,日本的現代史,是在羅斯福(1)和杜魯門(2)時期,由進入美國民主黨政權的共産國際設計藍圖,戰後在盟軍最高司令官總司令部的幫助下,集中包括5,076名高學歷,會英語的日本人在內的6,168人從事審查的人,灌輸給日本人的歷史。歷史是由勝者創造出來的,對勝者不利的真實是不能公開的。

 

  由於羅斯福新政(The Roosevelt New Deal)的失敗,害怕像胡佛(3)那樣,只能當一屆總統的羅斯福,和邱吉爾(4)共謀,使英法保證波蘭和羅馬尼亞的獨立,並捲入與德國的戰爭,引起了美國軍事産業複合體所希望看到的第二次世界大戰,而且美國為了製造參加在歐洲進行的戰爭的藉口,把日本逼得走投無路,使其爆發。雖然美國事前通過解密外交暗號和海軍暗號,知道了日本要進攻珍珠港,但是他們把新銳的戰艦和空母從珍珠灣撤離,讓超出定員的海軍官兵乘入老朽化的戰艦‘亞利桑那’號,然後説‘亞利桑那’號上的2,338名海軍官兵全部戰死,實際上戰死者只有這個數字半數稍強,為1,177名。其實戰艦沉沒的原因還有日本軍機轟炸6分鐘之後引起的彈藥庫的爆炸。

 

      可以這樣認為:美國一方面拿自己國家的士兵做犧牲品,就像以‘記住緬因號’(5)為口號,搧動輿論,然後向西班牙宣戰一樣,羅斯福也用‘記住珍珠港’為口號,搧動輿論,突入對日戰爭。美國以‘一目了然的天命’為基礎,屠殺印第安人,推進開發西部,然後為了繼續西進,統治太平洋,又製造了與西班牙的戰爭,佔領了古巴和波多黎各、關島、中途島、威克島、菲律賓,而最後的目的地就是日本。

 


  為了戰後在世界行使霸權,向日本投下了非人道的原子彈。為了讓美國維持‘好國家’的面孔,被投下原子彈的日本必須繼續有一個‘壞國家’的面孔,因此美國不否定虛構的‘南京大屠殺’和‘強徵慰安婦’,以《日本新聞報道規則》(Press Code for Japan)(6)捆綁媒體報道的手腳,把東京審判歷史觀強加給日本。」(7)

 

APA酒店放置的否認南京大屠殺書籍

  在《真正的日本歷史理論 近現代史學Ⅱ》的書中,作者不僅在概論中運用上述的歷史觀集中批判了美國,並且在整個書中至少十幾次提到與上述的歷史觀相關的內容,還專用題目為「日美戰爭是羅斯福擺脫世界大蕭條的策略」的一章,集中批判美國與以美國為首的盟軍最高司令官總司令部「強加給日本的歷史觀」,可以説,從內容的分量和立論的出發點來看,這一點是該書的重中之重。

 

  在書中,元谷外志雄以「偷襲珍珠港是美國的陰謀」為切入點展開了他的太平洋戰爭史觀和戰後歷史觀。有關「偷襲珍珠港是美國的陰謀」的説法,在戰時的日本、戰後的美國與日本都有人談到,儘管各種説法不盡相同。早期的著作如美國歷史學家查理斯·貝爾德(Beard Charles Austin)所著《羅斯福所引起的戰爭1941》(President Roosevelt and the Coming of the War 1941,Transaction Publishers, 1948)、日本的大鷹正次郎的1959年出版的《第二次大戰責任論》等,而世界多數歷史學家和政治家反對這種「陰謀論」的看法,美國保守派論客喬治·威爾(George Will)認為持這種説法的人在美國是「人少聲高的反羅斯福的人」(8),而學界一般認為,到了美國作家、生前曾擔任過馬里蘭州大學歷史學教授的高爾登·普朗格(Gordon William Prange)的作品 《我們沉睡在清晨--有關珍珠港的沒講過的故事》(At Dawn We Slept: The Untold Story of Pearl Harbor also viewed) 在1981年出版,所謂「陰謀論」在美國就站不住腳了。

 

  普朗格從1937年到1980年在馬里蘭大學任教職,而從1942年到1951年在海外擔任軍職,太平洋戰爭後來到日本,在盟軍總司令道格拉斯·麥克阿瑟手下擔任戰史室主任。

 

  在日本期間,他採訪了包括當時參與偷襲珍珠港的聯合艦隊首席參謀、戰前的海軍少將黑島龜人及航空參謀、當時的海軍大校源田實等200多人,並收集到了能夠收集到的大量資料,證明了所謂「陰謀論」不過是把片面和孤立的事實人為地連綴起來的假説。

 

  反對「陰謀論者」也很容易找到「陰謀論者」的致命傷,如除了珍珠港、日軍也接續攻打威克島、關島、菲律賓等美國基地,因此無論日軍偷襲珍珠港成功或失敗,美國都是必然要參戰,日本還有書籍認為:1941年1月美國駐日大使格林(Joseph Clark Grew)就從秘魯公使那裏得到日本計劃偷襲珍珠港的消息,並傳達到美國高層,但是1941年1月,日本海軍還沒有決定偷襲珍珠港,而有關「美國事前通過解密外交暗號和海軍暗號知道了日軍偷襲珍珠港的情報」這種説法,戰後大量的研究資料證明,美國在日本偷襲珍珠港以前,雖然破解了日本的外交暗號,但是沒有破解出海軍暗號,而在遭受襲擊以後,動員了各種與破解暗號有關的力量,開戰之後約半年以後,才破解了日本的海軍暗號,而且日本海軍為了防止偷襲珍珠港計劃的洩露,重要文件都通過信使傳送,從擇捉島的単冠灣向珍珠港出擊的以航空母艦「加賀」「赤城」「飛龍」「蒼龍」為核心的「帝國海軍第一航空艦隊」(俗稱南雲部隊),嚴禁無線通信。

 


  日本歷史學家秦郁彥等,也曾用詳盡的史料反駁過這樣的「陰謀史觀」,「陰謀論」的説法,當然也和美國政府的一貫主張背道而馳。

 

  而《真正的日本歷史理論 近現代史學Ⅱ》一書中有所涉及「陰謀史觀」,絕大部分在元谷外志雄談及以前就有一些人論述過相同或類似的觀點,如爆殺張作霖的是蘇聯特務、盧溝橋事件是中國共産黨放的第一槍、赫爾筆記(9)是美國財政部高級官員、共産國際要員懷特(Harry Dexter White )起草 、羅斯福派「飛虎隊」攜100架戰機去中國,在日美開戰一個月前就開始攻擊日本等等(或美國在這一年中作出從中國大陸起飛轟炸美國的計劃,羅斯福對此已簽字)。(10)

 

  因此日本歷史學家秦郁彥早在2012年出版的《陰謀史觀》中,就對「偷襲珍珠港是美國的陰謀」等有關二戰的各種版本的「陰謀史觀」做了有理有據的反駁,日本戰後一批抱有這樣「陰謀史觀」的人,他們中「專業的歷史學家少,其他領域的人和業餘論客及活動家是主力,如渡部升一的專業是英語學、西尾幹二是德國文學、江藤淳是日本文學、藤原正彥是數學、田母神俊雄是自衛隊幹部,他們都善於用巧妙的修辭學訴諸於讀者的情緒。」(11)

 

  而後來在元谷外志雄於2008年5月主持發起的首屆「真正的近現代史觀」有獎徵文中,時任日本航空自衛隊幕僚長(相當於空軍參謀長)的田母神俊雄寫了《日本是侵略國家嗎?》一文應徵,評為最高獎,田母神俊雄因此收穫了300萬日元(約合18萬元人民幣)賞金。

 

  田母神的許多觀點與上述元谷外志雄的觀點相同或相近,關於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一事,田母神稱「日本掉進了羅斯福設下的圈套,決定攻擊珍珠港」,強調日本參戰是迫不得已。他還認為東京審判是「企圖將戰爭責任全部強加給日本。儘管戰爭已經結束63年了,但(東京審判的)精神控制依然困惑著日本人」。

 

  而秦郁彥用詳實的史料對田母神的一些説法進行了反駁,比如有關田母神所説的「羅斯福派‘飛虎隊’攜100架戰機去中國,在日美開戰一個月前就開始攻擊日本」一説,秦郁彥指出:「美國準備提供的Lockheed Hudson輕型轟炸機的續航距離是3,400公里,從準備作為起飛地的株洲到東京的距離是2,660公里;到大阪也有2,200公里(《Jane's飛機年鑑》),可以説往返轟炸是不可能的。」(12)而「作為航空專家的田母神竟然寫道:‘在攻擊珍珠港的一個半月以前,在中國大陸,美國對日本的航空攻擊隱秘地開始了。’不知這裡是發生了什麼錯覺,也許應該是‘已經做了轟炸的計劃’吧?在模糊的記憶中變形為‘已經轟炸了’,如果美國政府來問:‘在什麼時候,在哪進行了轟炸? ’田母神就會理屈詞窮,因此可以説,他的航空自衛隊幕僚長馬上被撤掉了,煙消雲散了,對他來説毋寧是一件好事。」(13)

 

  為了顧及日美關係,保守的日本自民黨政權一貫迴避「偷襲珍珠港是美國的陰謀」為切入點而衍生出的歷史觀。

 

  2008年10月31日晚上,當時的日本防衛相濱田靖一召開記者會,宣佈撤換撰文否認日本在二戰時期的侵略等的田母神俊雄。

 


  2006年8月24日,日本《産經新聞》刊登了原日本駐泰國大使、當時安倍政權的智囊之一岡崎久彥的題為「應該廢除遊就館中幼稚的反美史觀」,他在文章中引用美國保守派論客喬治·威爾(George Will) 于這一年8月20日在美國《華盛頓郵報》上發表的一篇文章,文中指出:「如果按照遊就館展覽的解説詞,所謂‘大東亞戰爭’,是因為羅斯福新政不能解消大蕭條,所以對資源貧乏的日本採取禁止出口的政策,把日本逼入戰爭,羅斯福所面臨的選擇只有這一條路,因此他引發了這場戰爭,結果使美國的經濟得到了完全的恢復。這是值得唾棄的、廉價(或者説是充滿虛偽的、不誠實的=disgracefully meretricious)的議論,在美國人中,那些人少聲高的反羅斯福的人,也在説著同樣的事情。」

 

  岡崎久彥認為:「由於戰時經濟的展開,美國終於擺脫了蕭條的影響,這也許是客觀事實,而對於認為這是故意為之的歷史觀,我也只能用和威爾相同的表現來説明:作為一種歷史判斷,是幼稚的、單方面的、廉價的、缺少知識性的道德等等。」(14)

 

  後來遊就館修改了上面的説法,現在去遊就館參觀,已經看不到威爾所提及的那段話了。

 

 

(1)富蘭克林·D·羅斯福(Franklin D. Roosevelt,1882–1945):1933年3月4日-1945年4月12日任美國總統,民主黨人。

(2)哈里·S·杜魯門(Harry S. Truman,1884–1972):1945年4月12日-1953年1月20日任美國總統 ,民主黨人。

(3)赫伯特·胡佛(Herbert Hoover,1874–1964), 1929年3月4日–1933年3月4日任美國總統,共和黨人。

(4)溫斯頓·倫納德·斯賓塞·邱吉爾( Winston Leonard Spencer Churchill,1874年-1965年):英國政治家、演説家、軍事家和作家,曾於1940年至1945年出任英國首相,任期內領導英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聯合美國等國家對抗德國。

(5)緬因號:19世紀末,古巴民眾開始反抗西班牙的統治,但官方進行鎮壓,波及美國僑民,加之美國政府覬覦加勒比海已久,美國政府派軍艦緬因號至古巴保護僑民,卻在1898年2月15日于哈瓦那近海爆炸沉沒。由此引起1898年美西戰爭。

(6)二戰戰爭結束後,日本被盟軍佔領,盟軍最高司令官總司令部(GHQ)實行的報紙的報道機關守則,根據這個守則實行新聞審查制度。

(7)《真正的日本歷史理論 近現代史學Ⅱ》,2-3頁。

(8)岡崎久彥「應該廢除遊就館中幼稚的反美史觀」,《産經新聞》2006年8月24日,15版。

(9)赫爾筆記(Hull no):是在偷襲珍珠港和兩國之間宣佈戰爭之前由美國提交給日本帝國的最後提案,於1941年11月26日由國務卿科爾德爾 ·赫爾交給日本方面。

(10)有關「美國從中國起飛轟炸日本」的問題,《真正的日本歷史理論 近現代史學Ⅱ》是以評論家茂木弘道、作家稻村公望、評論家藤井嚴喜三人鼎談拔萃的形式在該書出現,其中藤井嚴喜在鼎談中説:「美國的轟炸機從支那大陸起飛,轟炸日本的計劃,是在1941年7月18日,由陸海軍部長聯名向總統提出,7月23日經總統簽名同意的,這出自美國政府的資料。」見該書79頁。

(11)秦郁彥的《陰謀史觀》,新潮社,2012年版,135-136頁。

頁。

(12)同上189頁。

(13)同上190頁。

(14)岡崎久彥「應該廢除遊就館中幼稚的反美史觀」,《産經新聞》2006年8月24日,15版。

 

 張石

本文僅代表筆者個人觀點。

 

張石 簡歷:

1985年,中國東北師範大學外國語言文學系研究所畢業,獲碩士學位。1988年到1992年,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助理研究員,1994年到1996年,東京大學教養系客座研究員,現任日本《中文導報》副主編。著有《莊子和現代主義》、《川端康成與東方古典》、《櫻雪鴻泥》、《寒山與日本文化》、《東京傷逝》、《孫中山與大月薰—一段不為人知的浪漫史》等著作。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