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應該怎樣對應美國的「流氓外交」?

2018/04/24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張石: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和美國總統川普4月17日在美國佛羅里達州海湖莊園舉行會晤,雙方討論了朝核問題和日美經貿關係等問題。安倍當地時間18日晚與川普舉行聯合記者會,表示在朝鮮問題上雙方見解完全一致,同時日美已確認為儘快解決朝鮮綁架日本人問題付出最大限度的努力,但是雙方在經貿上的對立仍然明顯。安倍在聯合記者會上,表示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最佳」,敦促美方重返;川普則表示為糾正對日貿易逆差,「希望展開一對一談判」。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和美國總統川普

 

  日本是不希望進行「一對一談判」的,日本在防衛上依靠美國,這使日本在貿易摩擦中不得不經常向美國讓步,而在TPP等多角談判中,因為牽扯到其他國家的利益,共同制定遊戲規則,日本不需要單獨去對抗美國的蠻橫,多數國家一起和美國談判,美國難以一意孤行。

 

  美韓自貿協定重新談判是前車之鑒

 

  3月28日,南韓産業通商資源部通商交涉本部長金鉉宗和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代表羅伯特·萊特希澤發表聯合聲明,正式宣佈美韓就自由貿易協定修訂談判達成協定。

 

  這次談判的結果是南韓向美國大幅度讓步,首先雙方一致同意引入禁止兩國競爭性操縱貨幣貶值的「匯率條款」。據悉這將是美國首次簽訂該條款,目的是防止南韓誘導貨幣貶值以擴大對美出口。在與日本等其他國家的貿易談判中,美國也可能要求引入該條款。

 

  在該協議達成之前,川普政權啟動對鋼鐵徵收高關稅等進口限制措施,並以此為要挾條件,迫使韓方讓步。美國對南韓豁免鋼鐵追加關稅,作為交換條件,將來自南韓的鋼鐵進口量控制在2015~2017年平均進口量的7成。

 

  按照調整後的貿易協定,南韓從美國進口的符合美國安全標準的汽車配額也增加一倍,每家美國車企一年最多向南韓出口汽車的數量由2.5萬輛增加到5萬輛。另外,原本將於2021年到期的美國對南韓皮卡徵收的25%的關稅,也將延長20年至2041年。

 

  美國所謂的兩國間「自由貿易」,與其説是「自由」,不如説是強迫對方作出有利於美國的讓步的「管理貿易」,如果美國強迫日本也像南韓一樣簽訂類似的「匯率條款」,那麼在美國要求日本減少對日貿易赤字時,也許會以「操縱貨幣」的「罪名」強迫日本設法使日元升值。

 

  川普多次批判日本匯率現狀

 

  川普自2015年6月宣佈參選美國總統以來,就一直發表對日本貨幣政策批判的言論,2015年7月11日,川普在亞利桑那州演講中説:來自日本的安倍是美國經濟的殺手,他已經將(貶值的)日元從地獄裏放出來了,這使得美國將無法與日本競爭。


 

  當地時間2017年1月31日,川普在白宮與醫藥品大企業首腦會談時,對日本和中國的匯率政策進行了批判。

 

  川普説:一些國家對拉低匯率有依賴性,中國在拉低匯率,日本已經幹了好幾年這樣的事了。

 

 張石 的其他文章

 

 日本大學生一大半不讀書 還要免費嗎?


 「春節」重返日本

 

 日本唱衰韓朝和解不明智

 

 那些急需減肥的日本的鳥們

 

 從安倍給華人拜年盛讚熊貓香香説起

 

 為何中國人的避忌日成日本盛大節日 

 

 日本有識之士驚嘆中國迅速趕超日本

 

  江歌案初審:為何中日媒體溫差如此大?

 

  為什麼日本人對釣魚島關心度下降?

 

                                                  

  更多 >>>>

  川普説:這些國家享受著低匯率,在耍弄美國。通過拉低匯率和增加貨幣的供給量取得有利的立場。對於川普的發言,日本官房長官菅義偉在日本時間2017年2月1日上午的記者會上加以反駁。菅義偉説:「川普説的完全對不上號「,「日本實行量化寬鬆,是為了國內的物價安定,不是誘導日元貶值。」

 

  如果美國逼迫日本提高利率,30年多年前的惡夢也許會重演。

 

  從1980年起,美國國內出現對外貿易赤字逐年擴大和政府預算赤字。在雙赤字的陰影下,美國寄希望以美元貶值來加強美國産品對外競爭力,以降低貿易赤字。

 

  1985年9月22日,美國、日本、聯邦德國、法國以及英國的財政部長和中央銀行行長(簡稱G5)在紐約廣場飯店舉行會議,達成五國政府聯合干預外匯市場,誘導美元對主要貨幣的匯率有秩序地貶值,以解決美國鉅額貿易赤字問題的協議。由於當時美國對日本的貿易赤字突出,這個協議主要就是誘導美元貶值、日元升值的協議,又被稱為「廣場協議」。

 

  「廣場協議」後日元持續升值,美元貶值,由美國國債組成的資産發生帳面虧損,因此大量資金為了躲避匯率風險而進入日本國內市場,而日本由於日元升值出口下降,日本政府為了補貼因為日元升值而受到打擊的出口産業,實行量化寬鬆政策,使市場上利率下降,導致日本國內資金供給出現大量剩餘。這次經濟浪潮受到了大量土地等投機活動的支撐,帳面財産和現實經濟狀況嚴重脫節,出現了1986年底到1991年初的「泡沫經濟」。90年代初「泡沫」破裂,日本經濟出現大倒退,此後進入了平成大蕭條時期。

 

  現在的情況雖然與30多年前有所不同,但是從2012年底一直持續到現在的日本史上時間第二長的好景氣,依存于日本的出口。日本內需一直很弱,日本總務省2018年2月16日發表的2017年日本家計調查(速報)顯示,兩人以上家庭的消費支出為月平均額為28萬3027日元,除去物價變動影響的實質消費,和上一年相比減少0.3%,連續4年減少。如果在美國的逼迫下使日元升值,必將沉重打擊日本的出口,日本的好景氣將會夭折。

 

  而日本如果答應和美國進行兩國間的自貿談判,美國還會提出在汽車和農産品方面要求日本進一步擴大市場等有利於美國的苛刻要求。


 

  在美韓進行自由貿易協定重新談判第三輪交涉的前一天,也就是3月14日,川普總統在密蘇里州進行講演,他説:「在朝鮮南北邊界駐留3萬3千美軍,他們的去向將會怎麼樣?我們要看情況而定。」暗示如果美韓自由貿易協定重新談判進行得不順利,美國有可能撤走駐韓美軍。

 

  在貿易談判中用其他方面的事情要挾、恫嚇,以強壓弱,強迫對手讓步,可以説是一種「流氓外交」。

 

  川普也曾用撤走駐日美軍威脅過日本,川普在競選總統時曾表示:「美軍駐紮的國家應支付全部駐紮費用」,同時還提到如果日本拒絕的話將考慮撤走駐日美軍。川普還可能繼續以撤走駐日美軍與支付全部駐紮費用等對日本進行威脅,迫使日本與美國進行兩國間自貿談判並在談判中讓步。

 

  日本應該怎樣對應?

 

  首先,日本不應害怕美國這樣的要挾加恫嚇的「流氓外交」。

 

  美國在日本駐軍,符合日本的利益,更符合美國的利益。

 

  首先亞太是世界上經濟最活躍,發展最快的地區。美國在日本、南韓、中國、台灣及東南亞的直接投資佔其在全世界直接投資的10%,其中中日韓是美國僅次於北美貿易協定國的對象國(加拿大和墨西哥)的第二大商品出口地區,而進口額超過加拿大和墨西哥的27.3%,為35%強,佔第一位。(1)在日本的駐軍,不僅保護日本的安全,也是增加美國在亞太地區的存在感和影響力,並以這種存在感和影響力為依託,參與該地區商貿規則的制定,保護美國自身利益的重要保證。

 

  第二,美國在亞太地區與中國存在戰略競爭和對立的一面,而與俄羅斯的戰略與軍事上的對立日益尖銳化,俄羅斯吞併烏克蘭使美歐與俄羅斯的矛盾日益加深,原俄羅斯間諜在英國暗殺未遂事件使美歐與俄羅斯之間發生驅除對方外交官對戰,最近美國與英法打擊敘利亞阿薩德政權,無疑是在警告俄羅斯。

 

  3月1日,俄羅斯總統普丁對議會發表國情咨文講話,展示了俄羅斯擁有的一系列領先美國的戰略武器。普丁説,俄羅斯戰略威懾的最新發展令美國的反導系統無用。普丁對新型武器系統的介紹伴以講解視頻,視頻中展示了武器性能的電腦模擬圖像。

 

  一種武器系統是名為「薩爾馬特」(RS-28«Sarmat»)的新的重型洲際導彈 (ICBM)。這是一款已經為外界知曉的導彈,但是普丁強調該導彈的射程已經加大,能夠從俄羅斯發射經由南極擊中美國境內目標。

 

  而駐日美軍,對虎視眈眈的俄羅斯無疑具有巨大的威懾力和打擊力。今年8月,日本方面向美國傳達,將引進原本搭載於神盾艦的攔截導彈「陸基神盾系統」(Aegis Ashore),馬上引起了俄羅斯的警惕,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去年8月24日表示,日本如果批准引進並部署陸「陸基神盾系統」,將打破太平洋北部的戰略穩定,形成對遠東地區的真正的威脅。由此可看日本和駐日美軍在美國全球戰略中不可代替的地政學上的意義。在這樣的形勢下,美國會放棄日本這個對俄、對華「戰略橋頭堡」嗎?如果把駐日美軍撤回美國,對華、對俄的兵力投射距離就會大大延長,美國會花費更大的成本準備以防萬一的軍事力量。


 

  而據日本防衛省計算,2015年度日本所負擔的美軍駐留經費佔全部經費的86.4%,據美國國防部2004年發表的數字,為74.5%,在美國有軍隊駐留的同盟國中佔第一位。如果美國把這些美軍撤回去,按照美國對東亞兵力投射距離大大延長這一點看,需要的兵力會更加增多,無法把撤回的美軍統統解雇,讓他們全部失業,那麼這些軍隊所需的費用就都要美國自己負擔了。

 

  第三,據1990年3月27日《華盛頓郵報》的報道,當時的駐日美國海軍陸戰隊司令斯塔克波爾(Henry C. Stackpolel)少將曾表示的:如果美軍從日本撤退,日本現在已經具有的相當強大的軍事力量就會進一步強化。誰都不希望日本再擴軍,因此我們美軍具有(防止日本軍國主義化)的‘瓶蓋’的作用。

 

  不管斯塔克波爾的説法是否代表美國政府,但是抑制日本的再擴軍是美國在日本駐留軍隊的初衷之一,也可以説就是現在,這種因素仍然存在。如果美國從日本撤軍,日本為了自身的防衛,也可能發展核武器。2002年4月6日,當時的自由黨代表小澤在福岡市眾議院自由黨公認候補人古賀潤一郎的激勵會上,談及國際關係時説:在日本的核發電廠裏有用不完的鈽(原子彈原料),做3、4千枚核彈頭不成問題。

 

  小澤所言並非毫無根據,以日本現在的技術水準和國力,無論是發展核武器還是戰略彈道導彈,無論品質還是速度,都是朝鮮無法比擬的,一個朝鮮的核與導彈問題已經讓美國焦頭爛額,美國能夠允許日本這個以往的戰爭宿敵成為遠東的另一個核大國嗎?

 

  如果美國從日本撤軍,其實就等於廢棄了日美同盟,那麼被拋棄的日本,完全有可能尋求和中國或俄羅斯的軍事合作,這將是美國最不願意看到的。

 

  因此,日本對川普為了在經貿上逼日本讓步已經説出,今後也可能還會提起的「撤走駐日美軍」或「日本全額負擔駐日美軍經費」等要挾,完全可以置之不理,因為這不符合美國真正的國益,如果川普真的這樣做,肯定其政權得下臺。日本應該堅持原則,該靈活的時候靈活,該説「不」的時候就説「不」。川普政權既不代表美國傳統、美國精神,也難説代表美國大多數人的民意(從2017年1月就職以來支持率直到今年4月才首次突破50%,今後怎樣很那説),而只是一個時期內的選舉結果,日本應該與世界那些批判川普政權的一意孤行的國家一起,批判川普政權的肆意橫行和倒行逆施,促其猛省。

 

  對待美國的「流氓外交」,日本還需做的就是繼續堅持推進貿易自由化的方針。

 

  最近,包括川普在內的美國各級官員,都紛紛表示過對重返TPP談判的興趣。川普2月23日表示,美國可以加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但必須是在對美國更有利的條件下。


 

  為什麼美國要重返TPP?因為美國脫離TPP後,剩餘11國對協定進行微調,已就2019年生效達成了協議。這樣就使美國在商品出口上受到嚴重的挑戰,而僅從對日貿易的牛肉類來看,美國産牛肉被徵收38.5%關稅,但在TPP11生效後,成員國的冷凍牛肉關稅最多降至9%。美國肉類行業與澳大利亞該行業是最大競爭對手,在肉類對亞洲出口方面,美國會在與澳大利亞的競爭中慘敗。

 

  目前,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11個參加國當地時間3月8日在聖地亞哥簽署了不含美國的新協定,而歐盟(EU)常設執行機構歐盟委員會4月18日宣佈,已通過去年12月談妥的歐盟與日本的經濟夥伴關係協定(EPA)歐委會方面最終文件草案,並散發給各成員國。預計今後經歐盟成員國批准和日歐最終協調後,會在將於今年7月上半月在布魯塞爾召開的日歐首腦定期磋商會議上,舉行簽署儀式。雙方有意到明年3月下旬英國完成脫歐前使協定生效。

 

  日歐EPA佔全球GDP的約30%,TPP當初佔37%,美國退出後依然佔13%。如果日本繼續推進中日韓自由貿易協定(約佔全球GDP的21.1%),進而推動將有16個國家參加的東南亞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GDP佔全球比例約為28.4%),那麼美國在世界貿易中就會與世界性的自由貿易潮流拉開決定性的距離,到處被課以無法和加入自貿協定國相比的高額關稅,所謂的「美國第一主義」就會被世界上絕大數國家唾棄,美國阻止世界自由貿易潮流的企圖也成了「螳臂當車」,其以勢壓人,以要挾和恫嚇為手段的「流氓外交」也會處處碰壁,四面楚歌。

 

  (1)此處數字資料參考河東哲夫「即使川普當總統也無法放棄亞洲的美國」,《Newsweek》網路版,2016年5月10日。

 

  本文僅代表筆者個人觀點。

 

張石

 張石 簡歷:1985年,中國東北師范大學外國語言文學系研究所畢業,獲碩士學位。1988年到1992年,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助理研究員,1994年到1996年,東京大學教養系客座研究員,現任日本《中文導報》副主編。著有《莊子和現代主義》、《川端康成與東方古典》、《櫻雪鴻泥》、《寒山與日本文化》、《東京傷逝》、《孫中山與大月薰—一段不為人知的浪漫史》等著作。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