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的細膩情懷美得令你感動
2018/12/14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張石: 在日本生活時間較長的外國人,都會感到細膩是日本人的一個特徵,從服務業的無微不至,到商品的盡善盡美,從言行舉止的合規中矩,到藝術作品的精微玄妙,無不體現日本人細膩的性格和美意識。
日本人細膩從古到今都是如此。如日本古代和歌集《古今和歌集》中收錄平安時代前期詩人藤原敏行的這樣一首和歌,翻譯成中文大概就是:「滿眼不見寸秋影,風中驚聞白帝聲」 (秋來ぬと目にはさやかに見えねども 風の音にぞおどろかれぬる) 。
|
這首和歌的意思大概就是説剛剛立秋,滿目景色還是夏季的花紅柳綠,但是聽聽風聲就會令你吃驚,秋天正從透明的風中吹來,可能你用皮膚還感覺不到涼意,但是你可以聽出來它微妙的秋意,與夏天的風不同。這不是用皮膚可以感覺到的,而是用耳朵傾聽出來的,這微妙的秋韻與夏天的熏風的不同,也許只有細膩的日本人才能分辨出來。
日本俳句家松瀨青青有一首俳句是這樣寫的:日光灼灼 聽到了蝴蝶相擦而過的聲音(日盛りに蝶のふれ合ふ音すなり)(平井照敏編《新歲時記》(夏)河出文庫,1989年版)
可能作者看到了兩隻蝴蝶在燦爛的陽光下翩翩飛舞,嬉戲相伴,時離時和,於是作者似乎聽到它們美麗的翅膀相擦時發出的彩色音響。當然,作者是不可能真正聽到蝴蝶在天空飛翔時翅膀相擦的聲音的,但是這裡表現的是一種日本人獨特的,無比細膩的美感,「此時無聲勝有聲」(白居易詩句)。
我們不僅能在文學藝術中體驗到這種日本人對美麗的大自然細膩的關照,在普通的現實生活中也到處可以遇到。前幾天我遇到一件事,使我深深感到了日本人的細膩情懷,並使我深受感動。
有一天,我在車站內等電車,不慎把手中拿著的半導體收音機掉到了電車軌道裏,因為電車停在那裏,無法取出。我想找來車站的職員,用特殊的工具把它取出來,但是我又怕忘了掉下去的位置,因此極力想記住是在哪個車門處掉下去的。
這時有一位正在等電車的大學生模樣的年輕人,走過來告訴我:要去找車站裏的職員來幫助才能取出來。
於是我去找車站的職員,當時他們很忙,他們問我究竟掉到了什麼位置?我真的有點兒説不清,只好回到停電車那個地方。時間已經過了很長一會兒,電車也不知道開走了多少輛,我似乎也真的無法記準收音機究竟掉到哪了,但是我驚奇地發現,那個年輕人還站在那裏,他是在等著我。他也許從我的口音中聽出我可能是個外國人,他是擔心我回來之後找不到原來的位置,因此錯過了一輛或幾輛電車在那裏等著我。他看我回來,卻沒有找來車站裏的職員,就對我説:您站在這個位置不要動,等著我去叫站裏的人來。
不一會兒,他把站裏的職員找來了,職員用一把長鉗一樣的工具幫我把收音機取了出來,然後這位年輕人才安心地走進電車。
我為他的熱心與誠懇而感動,更為他的細膩的關照而感動。他可能通過細膩的觀察,直覺我會找不到收音機掉下去的位置,電車可能已經開走了幾輛,車門的位置也有所變換,因此他在那裏一直等待我的回來,雖然他等待得並不是那麼長久,但是他對我這個素不相識的人的細膩的關照,雖平淡無奇,卻令我永志不忘。
我曾在一家日本公司裏見到一位日本大學生,那天他在這家公司打日工。下工時,他從手紙盒裏抽出一張手紙用。一般來説,日本那種成盒的手紙抽出一張后,第二張會自動跟出來,因為它們之間有細細的虛線相聯,後面一個人再用時也會很方便,但那時手紙盒裏的手紙所剩無幾,第二張紙沒能跟出來,如再有人用手紙,就要把手伸進去盒子裏去掏。這時這位大學生已走到門前,他又回了一下頭望了一下手紙盒,突然發現了第二張紙沒能跟出來,於是他急忙走了回來,從手紙盒裏抽出下一張手紙,並把這張手紙做了一個較優美的造型,然後安心地走了。
剎那間我很感動,也許這只是日常生活中的習慣,也許他只想到下一個人的便利,但我卻從這種對後來者的連綿不斷的細膩關懷中看到一種情懷,這種細節在日本人那裏不斷傳遞下去,形成了一個溫馨而美好的世界。
因為你具有如此細膩的心扉
行動中才閃爍著無微不至的柔輝
因為你微笑的眸子充滿深情
世界才美得盡精刻微(張石 詩)
本文僅代表筆者個人觀點。
![]() |
張石 |
張石 簡歷:1985年,中國東北師範大學外國語言文學系研究所畢業,獲碩士學位。1988年到1992年,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助理研究員,1994年到1996年,東京大學教養系客座研究員,現任日本《中文導報》副主編。著有《莊子和現代主義》、《川端康成與東方古典》、《櫻雪鴻泥》、《寒山與日本文化》、《東京傷逝》、《孫中山與大月薰—一段不為人知的浪漫史》等著作。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