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謙讓的日本人為何電車搶座「當仁不讓」?
2019/07/17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張石: 日本人給外國人的印象是彬彬有禮的,在一般的公共場合也是很謙讓的。
你看他們在買東西的時候,不管隊伍排得多長,他們都不會「夾塞」,非常有秩序。在日本的車站和商店等有滾梯的地方,人們在乘電動滾梯時,自動靠在一邊排成一排,而將另一邊空出來,以便著急趕時間的人能快步從空出來的一側順利通過,如果人們排成一排的一側全部站滿,一般人們也不會去空出來的那一邊站著不動,如果他(或她)著急趕路,就必須在空出的部分快速前行,如果他想只乘滾梯,自己不走動,就必須排在電動滾梯的下面,等著從有人的一側乘入。
![]() |
等上扶梯的行人 |
他們在公共場所為了不給其他人添麻煩,一般都是靜悄悄的,不會大聲喧嘩。在電車裏,他們會把較大的背包掛在胸前,為的是不讓自己的背包成為身後的人們的障礙,也基本不會在短途的電車上吃東西,打電話,甚至聽耳機時,聲音也會調到不能讓別人聽到的程度,他們認為這些都是一種起碼的禮貌。
|
但是如此注意他人體驗的日本人在乘電車、地鐵時卻是另一番風景,雖然在這樣的時候他們也會排隊,但是只要電車或地鐵門一開,有一些人進入電車後就會積極搶座,當仁不讓。你就是在等車時排在別人前面,座位有時也會被後來者搶走。一些日本人搶座的動作之快,技巧之高,令人咋舌,可謂「迅雷不及掩耳」。這種事情有時令人百思不解?為什麼平時彬彬有禮,特別注意他人感受的一部分日本人在此件事情上失去了謙讓精神呢?
據網路投稿雜誌《生活nista》(暮らしニスタ)登載的根據《生活nista》編輯部所進行的以20歲到40歲的100名已婚女性為對象的抽樣調查為基礎寫成的署名namikibashi的文章《令人驚愕的沒有風度的姿態 目睹那些在電車上搶座時厲害的人們》:「一名大媽,儘管排在後面的隊伍裏,在車門打開的瞬間,以猛烈的姿態沖入電車,結果把人撞倒了坐在了椅子上。」「有一名為了搶座,推開了好幾個人,踩著人家的腳坐下去的老人,非常令人吃驚。他很健康,似乎沒有一定要搶座的必要。」(1)
也許上面説到的那些人是有點極端的人,但是日本乘車搶座的風景可以從這裡略見一斑。
我覺得,與其説日本人是一個重視在心情上有謙讓精神的民族,不如説是一個很守秩序的民族,不管這種秩序是法律所規定的還是約定俗成,約定俗成的秩序也是日本人很重視的,而且在不同的場所,有不同的約定俗成的規則。
首先是法律問題,日本在1948年頒布《輕犯罪法》,這個法律中的第十三項屬於輕犯罪的是「在公共場所對多數的人顯示出顯著的粗野粗暴的言行,給別人添麻煩,或逞威風,在等待火車、電車、巴士、船舶及其他的公共交通工具,演劇及其他的公共活動或等待分配配給物資等的隊伍中,或在上述活動中等待乘車,或買公共活動的票,或等待配給物資所發放的證票的公眾隊列裏‘加塞’,或弄亂隊列的人。」這樣的人會受到拘留或罰款的懲罰,因此,排隊「夾塞」是一種輕犯罪,遵守秩序的日本人一般當然不會「加塞」。
再説日本人對約定俗成的秩序的遵守,比如説乘滾梯時,在東京一般是人們站在左邊而把右邊讓出來,而在大阪則是站在右邊把左邊讓出來,人們對這種約定俗成的規則也是相當遵守的。
這裡關係到一個秩序的問題,如果沒有這些法律和約定俗成的秩序,就會發生混亂,對每個人都不利,這個社會的行動效率和速度就會降低。
但是在等電車、地鐵等的時候,日本人在排隊時還是都很守秩序的,一般不會「夾塞」或弄亂隊伍,但是在這樣的時候,尤其是在始發站,隊伍一般都是複數的,有時有4-5列,車門也比較多,這樣人們湧進了電車後,就出現了一種分不清先後的暫時的混亂狀態,無序可尋,而搶座不會攪亂秩序,也不會影響電車的運作,相反如果互相謙讓,誰都不坐下來,相反會出現一種很耽誤人們時間的「無序」狀態:想馬上坐下來看書、看手機的人反倒無法馬上坐下做自己事,因此可以説,日本人的彬彬有禮和遵守規則,主要不是心情上的謙讓,而是對秩序的尊重,在不會攪亂秩序的情況下,他們中的一部分人也會「一馬當先」,「當人不讓」了。日本人在乘車的時候和中國等其他國家相比,不太給老人和孕婦等讓座,也是有定評的,這也説明一些日本人的謙讓與彬彬有禮,與其説是出於心情上,不如説是對秩序的尊重。
![]() |
日本的電車 |
日本人非常講究「場」的區分,也就是在什麼地方做什麼事。比如在公共場所不會大聲喧嘩,但是在居酒屋裏卻可以吵吵嚷嚷,這是一種「約定俗成」;電車上也是如此,這在一定的意義上講也是一種約定俗成的「搶座空間」。
(1)https://kurashinista.jp/column/detail/2008
本文僅代表筆者個人觀點。
![]() |
張石 |
張石 簡歷:1985年,中國東北師範大學外國語言文學系研究所畢業,獲碩士學位。1988年到1992年,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助理研究員,1994年到1996年,東京大學教養系客座研究員,現任日本《中文導報》副主編。著有《莊子和現代主義》、《川端康成與東方古典》、《櫻雪鴻泥》、《寒山與日本文化》、《東京傷逝》、《孫中山與大月薰—一段不為人知的浪漫史》等著作。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