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國際價格漲至11年來高點
2022/05/10
棉花的國際價格漲至11年來的高點。出口份額排在世界第3位的印度優先供應國內,開始停止出口和擴大進口的預期加強,國際供不應求的跡象加強。預計棉花最大産地美國的産量因乾旱而減少。高價可能長期持續,日本服裝企業的原料成本的上漲壓力或將加強。
成為指標的紐約期貨(近期合約)自4月下旬起漲勢加強,5月上旬一度漲至約155.95美分/磅,比1個月前上漲約1成。2021年年底以來的漲幅達到約3成,徘徊在2011年5月以來的高點附近。
![]() |
成為導火線的是有報導稱佔世界棉花出口份額逾1成的印度可能停止棉花出口。在印度,除了資源價格走高之外,國內棉花生産低迷,服裝漲價等通貨膨脹嚴重。如果印度停止棉花出口,此前向中國出口的棉花將在印度國內銷售,具有抑制漲價的效果。另一方面,認為供應國際市場的棉花數量將減少的看法加強。
4月下旬,印度尼西亞為了抑制通貨膨脹,宣佈禁止出口棕櫚油,國際價格也出現上漲。很多觀點認為,棉花市場將出現同樣的局面。
印度政府4月宣佈在9月底之前撤銷棉花的進口關稅。出現為了彌補國內的供應短缺而增加海外採購的預期。另一方面,隨著經濟從新冠疫情中復甦,世界服裝生産正在恢復,棉花需求堅挺。全球的供不應求正在加強。
![]() |
在世界最大的棉花生産國美國,天氣異常導致的歉收風險突出。美國政府的「乾旱監測」顯示,截至5月3日,棉花生産地德克薩斯州的一部分地區出現嚴重程度最高的「異常乾旱」。由於烏克蘭危機導致的糧食短缺,美國減少棉花種植、增加大豆種植的預期也在推高行情。
再加上物流領域的勞動力短缺導致運輸停滯,棉花庫存處於低水準。通常達到約數萬包(1包約為225公斤)的交易所認證庫存到5月上旬降至1101包,明顯短缺。
巴西等南美産的棉花自春季起上市,但由於當地的天氣異常和海運運力緊張,市場並未獲得充分的供應量。
在5月4日美國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會議後,由於對加息導致世界經濟減速的警惕感等影響,棉花價格上漲告一段落,但預測迅速下跌的聲音很少。
![]() |
棉花價格上漲推高了印度的通膨(REUTERS) |
棉花漲價的影響還將波及日本。除了國際價格的上漲之外,日元迅速貶值也在導致日本國內的棉花採購價上漲。專業商社表示,「成本轉嫁能力弱的日本服裝企業今後或將不得不啟動漲價」。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