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島比目魚行情上漲3成,排海無顯著影響
2023/09/19
在東京電力福島第一核電站開始排放處理水後的福島縣海域,9月重新開始進行當地的主要漁業方式「拖網捕魚」。該縣的代表性魚類「比目魚」的産地市場價格比2022年高出3成。雖然對「風評被害」(指因揣測、傳聞導致沒有直接關係的事物受到牽連和損害)的擔憂暫時緩解,但今後仍要在面臨廢堆相關風險的同時開展捕魚作業。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根據福島縣磐城市漁業協同組合發佈的市場行情資訊,調查了比目魚(活魚)的産地市場價格。從開始排放處理水的8月24日到9月14日期間的13個出海捕魚日來看,每公斤的平均單價為2363日元(約合人民幣117元)。這一價格比2022年同期上漲31%,並且是2021年同期的1.8倍。
![]() |
把捕撈上岸的魚裝入水桶,運到檢測地點(9月1日,福島縣磐城市) |
磐城市漁業協同組合相關人士認為,「去年同期受到了新冠疫情的影響,不能進行簡單對比。由於供求平衡的影響,就結果而言價格出現上漲」。這位人士就處理水排海表示,「目前未對沿海漁業産生明顯影響」,但同時指出,「一般漁獲量會在11月前後增加,現在還沒到時候,很難進行評價」。
從2020年9月以後的比目魚行情來看,浮動率很高。在颱風導致全日本的出海捕魚作業減少的盂蘭盆節前後,能夠出海捕撈的福島産比目魚的價格高漲。今年8月18日的平均單價為4198日元(約合207元),創下3年來的最高值。福島縣發佈新冠疫情「非常事態」宣言後的2021年5月20日,比目魚的價格跌至245日元。
![]() |
福島縣相馬市的産地市場也出現了比目魚價格高於去年的現象。該市的中間商表示,「雖然已開始拖網捕魚,但漁獲量並沒有像預期的那樣增長,供求關係緊張」。與此同時,還出現了「支援購買」,客戶的下單量多於平時。該中間商還表示,對風評被害的擔憂稍有緩解,「暫時可以不用考慮處理水的問題來經營生意」。
![]() |
相馬市的比目魚價格也在上漲(8月24日) |
不過,核處理水排海要持續大約30年。在8月24日剛開始排放時在磐城市召開的會議上,福島縣相馬市的相馬雙葉漁協的理事高橋范雄向東電和日本政府負責人言辭強烈地表示,「這關係到福島縣漁民今後幾十年的生活。希望絕對不要出現失誤」。
東電和日本政府提出的「準確、易懂地公開資訊」的實效性也受到考驗。福島縣的漁協幹部強調,「消費者等可能會混淆放射性物質銫和氚」。
核處理水中殘留的氚被解釋為「釋放的放射線很弱,雨水和自來水中也含有」。銫是通過測量食品中所含的濃度來掌握安全性。福島第一核電站的事故已過去10多年,在福島沿海極其罕見地捕到過超過標準值(100貝克勒爾/公斤)的魚。
雖然有聲音指出可能是在核電站港灣內被高濃度放射性物質污染的魚遊到了外海,但尚不清楚具體原因。
伴隨核電站廢堆的捕魚作業不管過去還是將來都在持續。
![]() |
福島縣漁業協會聯合會持續發佈作為安全性前提的數據。從2012年開始進行限製作業海域和捕撈魚種的試驗性捕魚,並對捕撈的每種魚都測量1種以上放射性物質的濃度。2018年以後每年檢測超過1萬件,累計檢測數量超過10萬件。
![]() |
福島縣漁聯的野崎會長回答記者提問(8月31日,福島縣磐城市) |
福島縣漁聯從2012年開始與縣內的漁協組合長等召開月例會,聽取東電關於廢堆進展等的介紹。縣漁聯的會長野崎哲關於這個會議表示,「可以自負地説這是在日本也少有的冷靜觀察事態的團體」。他表示,核處理水排放後也以一直以來的姿態與日本政府和東電溝通。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黑瀧啟介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