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系與歐美系打響中國環保車之戰
2012/04/24
「第12屆北京國際汽車展覽會」於4月23日在北京開幕。豐田與本田等日本廠商相繼公佈了將在中國開展混合動力車(HV)當地生産及提供技術的方針。而德國福斯和美國通用則認為中國混合動力車市場尚未成熟,通過低燃耗的小型車發動市場攻勢。圍繞中國提出推動普及環保車的計劃,日系和歐美系在中國這個全球最大市場上展開了激烈競爭。
![]() |
圖為豐田章男在北京車展上介紹混合動力車。(圖/KYODO) |
日系廠商主打混合動力車
豐田正在江蘇常州建設研發基地,在本次車展上披露了由這個研發基地研發的混合動力概念車。豐田社長豐田章男介紹説:「希望推出誕生於中國的混合動力車。研發的混合動力單元將來還要配備到其他車型上」。
豐田於2005年從日本進口關鍵零部件,開始在中國生産混合動力車「普銳斯」。但普及活動遲遲沒有進展,經過約3年半之後曾一度停止銷售。豐田章男由此宣佈推動汽車開發及電池等關鍵零部件的中國本地化生産。
本田也加緊推動在中國的混合動力車戰略。除目前銷售的轎車「思域」混合動力版外,該公司還將在年內上市專用車「Insight」、小型車「飛度混合動力車」、運動車「CR-Z」三款混合動力車型。並計劃在兩、三年後實現本地化生産。
本田還正式公佈了向中國企業提供混合動力車關鍵技術的方針。本田社長伊東孝紳在4月23日的記者會上説:「不想讓合資夥伴使用是不行的。除此之外,如果還有其他公司真想來買的話,也不再一口拒絕」。
在全球混合動力車市場上處於領先地位的豐田與本田將關鍵技術轉移到中國的背景在於中國市場的環境發生變化。
在北京車展開幕前夕,中國政府於4月18日發佈了《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産業發展規劃》,推動混合動力車與低燃耗車的普及。在中長期範圍內推動電動汽車(EV)與插電式混合動力車産業化的同時,還提出了普及混合動力車與低燃耗車的方針。
混合動力車在日本的新車銷售中佔到約20%,而在中國這一數字僅約為0.05%。究其原因,除價格昂貴外,相對於燃效,中國消費者似乎更注重外觀。但隨著政府倡導環保,混合動力車預計市場將正式步入增長階段。
此外,由於中國汽車市場出現産能過剩現象,對外資廠商增産許可等限定在擁有尖端環保技術的廠商。因此,至今一直擔心繼續外流的日本企業轉換的戰略。問題的關鍵在於成本。現在在中國銷售的混合動力車的價位超過20萬元。而汽油車的引擎性能也在不斷向上。與油耗較低的汽油車相比,如果混合動力車不具有價格優勢,也很難被市場接受。
除混合動力車外,環保車在中國的競爭似乎也非常激烈。日産汽車與東風汽車集團(湖北省)的合資公司上市了自主品牌汽車「啟辰」。同時還披露了該品牌的電動概念車。儘管環保車的普及中國起步較晚,但已經開始了激烈競爭,日本各公司正試圖通過領先的技術實力捲土重來。
歐美以低燃耗引擎搶佔中國市場
在中國市場的開拓方面比日本廠商領先一步的歐美廠商,將在中國陸續推出配備可降低成本的低燃耗引擎的小型車。歐美廠商看準中國的汽車購買主體將從沿海地區的富裕人群擴大至中低收入人群,其戰略是通過引擎的小型化實現低價和環保,以此來吸引中國消費者。
大眾計劃從今年到2012~2016年在中國斥資140億歐元擴大當地生産。通過將主力中級轎車「帕薩特」的排量控制在2升以下等措施,應對消費者對燃效的要求。
中國市佔率最高的美國通用汽車(GM)將推出在其主力中級轎車「邁瑞寶」上配備1.6升排氣小型引擎的新款式。包括大眾品牌「雪弗萊」等,今後還將在高端品牌「凱迪拉克」上採用自主研發的、電機和引擎組合的環保車技術,以此來應對低燃耗競爭。
此外,美國福特汽車將以小型車為主,在2015年之前在中國推出15款車型,力爭將中國的當地産能翻倍,達到120萬輛。支撐如此宏大銷售計劃的是融合渦輪和直噴技術、可將燃效提高2成的低燃耗引擎「EcoBoost」。在4月23日的北京國際車展上,還展出了配備排量1升的這種小型引擎的SUV「EcoSport」。
與日本廠商不同,德系和美系廠商認為在中國市場上普及成本很高的混合動力車(HV)和電動汽車(EV)還需要很長時間。因此決定將引擎的低燃耗作為當前銷售戰略的重心。
(遠藤淳、杉本貴司 北京報道)
相關報道:本田將向中國提供混合動力車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