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攻佔日本車企「大本營」尚需時日
2017/06/26
浙江吉利控股集團計劃主導馬來西亞代表性車企寶騰汽車(Proton)的重建,將在日本車企「大本營」的東南亞市場擴大業務。
寶騰汽車成立於1983年。在政府的保護下,國內市佔率一度超過50%,近年來,在同為國內企業的北鹿大(Perodua)和外資企業的擠壓下,寶騰的銷售持續低迷。吉利將利用工廠的剩餘設備生産高檔車和SUV,以挽救寶騰。吉利某高管自信地表示:「寶騰有可能比預期時間大幅提前實現扭虧為盈」。
馬來西亞政府也將提供部分補貼支援研發。馬來西亞總理納吉布出席了6月23日的最終協議簽字儀式,強調了成功重建富豪的吉利出資寶騰的意義。納吉布充滿期待地表示:「希望寶騰在年市場規模為320萬輛的東南亞市場擴大業務」。
在東南亞市場,豐田和本田等日本車企佔80%的份額。吉利推出的車型從高檔到低價一應俱全,目標是在東南亞市場上躋身前三。
熟悉東南亞汽車産業的日本野村綜合研究所泰國高級顧問山本肇認為:「對於已確立強大品牌實力的日本車企來説,吉利不會立即構成很大的威脅。吉利要想與日本車企競爭,需要花相當多的時間和金錢」。
吉利正在強化海外業務,試圖進一步實現增長,其認真程度將受到考驗。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