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法為何急著推出純電動車新政策?

2018/01/05


  鑒於歐洲和中國轉向純電動汽車,圍繞其二氧化碳減排效果出現了各種意見。

  

  英國《金融時報》11月介紹了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的調查,報導稱對比汽車整個生命週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美國特斯拉的「Model S P100D」(純電動汽車)少於德國寶馬「7系」(柴油引擎),但多於三菱汽車的小型車「MIRAGE」(汽油車)。在這個估算中,被選擇的車型是否適合公平比較尚存疑慮。

    

特斯拉電動車「Model S」(照片由特斯拉提供)

    

  日本東京大學教授御園生誠根據汽車的價格來推算製造時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如果採取這種方法,有可能不利於剛進入大量生産時代不久的純電動汽車。這是因為純電動汽車的價格被認為包含了研發費,推高了售價。

   

  不論如何,正如御園生教授指出的,制定政策時需要按生命週期進行評估。在此基礎上,還有像英法那樣果斷轉換戰略,以政策誘導技術創新,促進改善和解決問題的做法。如果等待電池性能提高等,實現技術進步後再採取行動,可能來不及防止地球變暖,這種判斷或許促使英法兩國做出決定。

  

  此外,討論不僅應限制在汽油或電力領域,鐵路等公共交通的擴大對於制定綜合政策也不可或缺。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編輯委員 滝順一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