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汽車市場掀大競爭浪潮

2018/02/08


      印度已成長為汽車銷量居世界第4位、全年達400萬輛的市場。2月7日,「新德里國際汽配展(auto expo)」向媒體開放。南韓起亞汽車等「新面孔」相繼湧現,同時塔塔汽車等當地巨頭首次展出了純電動汽車(EV),將提前搶佔需求。瞄準到2030年有望達到1000萬輛的增長市場,全球競爭的浪潮正在湧來。

    

7日,印度最大車企瑪魯蒂鈴木推出了小型SUV的概念車(新德里郊外)

  

    「我們已做好萬全準備」,7日在位於新德里郊外的新德里國際汽配展會場,舉行記者會的起亞汽車社長樸旱雨正式宣佈在印度推出起亞品牌。披露了面向印度設計的SUV概念車。

  

    起亞汽車將在2019年中期,在印度南部安得拉邦起用年産能30萬輛的工廠。投資額為11億美元。首先量産以概念車為原型的SUV。加上同屬一個集團的現代汽車,南韓車企的産能將達到全年100萬輛。

   

    雖然此次並未參展,但中國大型車企上海汽車集團也將進駐印度市場。將在當地生産旗下的英國「MG」品牌乘用車,2019年上市。此外,法國標緻雪鐵龍集團似乎也在探索重新進入印度市場。

  

    在印度,最大企業鈴木和當地企業具有優勢,小型車佔到市場75%。是一個獨特的汽車市場。不過,目前似乎呈現出新的局面。由於海內外20多個品牌相繼進入並展開激烈競爭,印度汽車市場今後很有可能成為亞洲屈指可數的激戰市場。

     

     

    對於印度的汽車市場來説,這已經是新競爭者湧現的第3次浪潮。在印度推進經濟自由化的1990年代,現代汽車、豐田和本田等進入。第2次是發展為200萬輛市場納入視野的2000年代後半期,德國福斯(VW)、法國雷諾和日産汽車等相繼建立了工廠。

 

    不過在印度,新涉足汽車行業並不是件容易的事。在後來者中,份額持續低迷的企業很多。2017年,美國通用汽車(GM)撤出印度。而從該公司取得工廠的是決定新涉足的上海汽車。

  

    「新面孔」將面對在當地乘用車市場掌握約50%份額的鈴木子公司——瑪魯蒂鈴木等現有企業的強有力阻擊。瑪魯蒂7日發佈了由印度技術人員面向當地設計的小型SUV的概念車。顯示出進一步積極爭取年輕消費者的方向性。

   

    本田社長八鄉隆弘也前往當地,強調稱「對於全球銷量的擴大,印度作出了巨大貢獻」,宣佈今後3年通過小型轎車「Brio Amaze」的改進等推出6個車型。豐田則將推出小型轎車「雅力士(YARIS)」。

 


    在此次展會上,純電動汽車也受到關注。印度政府2017年春提出了在2030年之前全面普及純電動汽車的意向。鑒於此,塔塔汽車和馬辛德拉公司(Mahindra & Mahindra)這2家當地企業推出了純電動汽車的概念車。

 

    塔塔汽車在會場設置了「智慧能源展區」,展出了6輛以現有車型為基礎的純電動汽車。包括小型轎車和掀背車等乘用車、巴士,披露了廣泛産品線。塔塔汽車首席執行官(CEO)根特-布切克(GuenterButschek)接受採訪時透露,「正在推進純電動汽車轎車的工業生産」。

  

    在印度純電動汽車銷售方面領跑的馬辛德拉發佈了多款純電動汽車的概念車。除了能穿過擁堵路段的超小型車之外,還推出了三輪汽車、SUV和巴士等,彰顯出在純電動汽車領域的領先性。該公司2010年收購印純電動汽車創業企業,在西部馬哈拉施特拉邦擁有純電動汽車工廠。2017年推出了三輪計程車用的純電動汽車。

  

    當然,印度純電動汽車的全面普及道路依然漫長。充電基礎設施不完善、電池面對嚴酷氣候條件等,需要克服的課題還很多。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早川麗,小谷洋司 新德里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