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田佈局新興經濟體一條龍生産
2013/07/25
![]() |
在印尼,豐田將在2016年之前新建年産能為25萬台的引擎工廠,生産1.2~1.5升的小型引擎,滿足今後新近投放市場的小型車的需求。目前,其在印尼主要生産多功能運動車(SUV)和微型箱型車使用的排量在2升以上的引擎,因為小型車需求的增加,今後將提高小型車引擎的當地採購率。
豐田子公司大發工業也將重新調整現有生産線。調整後,將每年生産20萬台左右由豐田和大發共同開發的面向大發汽車的新型小型引擎。
另外,豐田計劃2016年之前首次啟動在巴西的引擎生産。將生産面向新興經濟體的小型車「Etios」的引擎。産能預計為7萬台。同時,豐田還將把在泰國的該類引擎的産能提高至7萬台。預計總産能將超過原定的129萬台的生産計劃。
通過一連串的增産投資,豐田在新興經濟體的引擎産能有望達到260萬台,將接近其在海外已開發國家的生産水準。此外,在新興經濟體,零部件主要來自本地採購的車型也將達到7~8成。在北美這一比率將超過9成。豐田計劃加緊削減在新興經濟體的生産成本,一方面將日本國內作為混合動力車等使用的高附加值引擎的生産基地,以在日本國內維持一定産能。
豐田集團2012年的全球銷量為974萬輛,位居全球首位。不過,在中國等新興經濟體的某些地區,其市佔率不到10%。豐田已經提出將40%左右的新興經濟體的銷售比例提高至50%的目標。通過完善在新興經濟體的生産體制來提高成本競爭力、從而穩固其全球銷量首位的寶座。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