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稀土出口呈減少趨勢

2014/08/28


  稀土是指一類難以獲得的稀有金屬,包括釹、鈰和鏑等總計17類。只要加入少量即可明顯改變合金和材料的性質,因此又被稱為「工業維生素」。

  稀土被廣泛應用於混合動力車(HV)、節能家電、發光二極體(LED)和智慧手機等領域,對於在尖端技術方面具有優勢的日本産業界來説,已成為不可或缺的資源。

  稀土礦廣泛分布於歐亞大陸、澳大利亞、北美以及南美等各大陸。中國的儲量被認為僅佔世界整體的30%左右。但是,開採時會污染周圍的地下水和土壤,同時大量生産需要相關技術,所以將稀土作為「戰略領域」一直大力發展該産業的中國的産量佔到世界的絕大部分,這種情況一直在持續。

  中日關係趨冷後減少了對日的稀土出口,作為「外交牌」使用了稀土,結果招致了日本和歐美的反對。中國出口的最大出口目的地是日本。由於日本引進替代技術,以及採購來源多樣化取得進展等原因,2013年中國的稀土出口量僅為2萬2493噸,已減至2009年的約一半。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