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廢為寶!記者探秘東京奧運獎牌誕生過程
2018/06/15
南毅郎:平昌冬奧會落下帷幕,2年後的東京夏季奧運會和殘奧會成為體育領域世界關注的焦點。對於2020年的東京奧運會,日本提出了使用從舊手機等産品中提取的貴金屬製造大會所需的約5000枚獎牌的計劃。作為奧運史上的首次嘗試,相關項目的整體工作已全面啟動。究竟要如何變「舊手機」為「獎牌」呢?我通過親身體驗和走訪取得了很多意外的收穫。
從回收舊手機到提取貴金屬
在小雨綿綿的3月上旬的一天,我專程來到了東京品川的DoCoMo手機銷售網點(docomo五反田店)。我手裏拿著一款三菱電機製造的老款手機「D901iS」,這還是他10多年前上高中時使用的手機。
![]() |
店員用鑽孔機消除手機中的個人資訊(東京品川的docomo五反田店) |
「那我們就收下您的手機了」,在店裏辦完手續後,店員熟練地使用鑽孔機在手機機身上打上了孔。這是為了清除個人資訊。我的手機就這樣被回收,因為曾經的回憶和照片也一同被消去,不禁有些傷感。
日本最大行動通訊商NTT docomo此次參加的是「大家的獎牌項目」。通常,奧運會的獎牌由天然礦山開採的貴金屬製作而成。而2020年的東京奧運會,日本政府呼籲國民廣泛參與,捐出不用的舊手機和家電。然後從這些電子零部件中提取貴金屬,製作獎牌。像這些長眠于舊手機、廢家電等電子設備中的可利用資源被形容為「都市礦山」,而在奧運會歷史上有效利用這些「都市礦山」製作獎牌的嘗試,迄今為止絕無僅有。這一舉措旨在面向全世界宣傳日本作為資源回收再利用的已開發國家的形象。東京奧組委、NTT docomo以及日本環境衛生中心(川崎市)等機構將為這一項目提供協助,而日本的冶金企業則負責利用回收的資源製造奧運會使用的金銀銅牌。
![]() |
記者高中時代的手機被回收並消去個人資訊 |
2020年的東京奧運會將準備金、銀、銅的總計5000枚獎牌。粗略計算至少需要10千克黃金、1230千克白銀和736千克銅,合計需要2噸的貴金屬。加上在生産過程中可能出現一定程度的材料損耗和浪費,因此實際需要的貴金屬可能要達到4~6噸。
我聽説日本的地方政府也在參與舊手機等的回收工作,於是首先前往了東京都廳進行採訪。不巧,這也是一個雨天,我們採訪人員等一行2、3人花了1個小時才抵達回收點。回收工作似乎進展還算順利。來自神奈川縣鐮倉市的40多歲的主婦笑著告訴我們「15年前的舊手機剛巧不知道該怎麼處理才好(所以趁機送了過來)」。
24小時開工提煉銅
那麼,收集來的舊手機是如何變成貴金屬的呢?我又走訪了銀和銅的精煉工廠。
我們從東京驅車2個小時,來到了茨城縣日立市的JX金屬日立事務所。這裡是日本國內的一大銀銅精煉基地,在明治時代就擁有銅山,歷史悠久。
![]() |
精煉銀和銅的JX金屬日立事業所(茨城縣日立市)。日本國內的一大銀銅精煉基地 |
「請注意安全」,抵達後我立刻換上了工作服,並佩戴好安全帽和防塵口罩,還有護目鏡。工作人員首先帶我們參觀的是回收來的資源。走進巨大的倉庫後,映入眼簾的是堆積如山的電路板的碎渣。這些電路板來自回收的舊手機和廢家電。光線投在電路板上,被反射出閃閃的金光。接頭和配線類則被堆成約3米高的小山,甚至需要仰著頭看。
工作人員讓我用雙手捧起幾十個約5釐米大小的電路板碎渣。據介紹,如果效率高的話,能夠從這些電路板中提取出0.1克的銀。可以想像,要提煉出製造獎牌所需貴金屬需要多麼大量的回收資源。
我還親眼目睹了精煉現場。首先走進的是銅精煉廠。這裡可以聽到尖銳的金屬聲,還感覺有熱氣陣陣襲來。頭頂上則是工作幅度達幾十米的起重機,十分震撼。JX金屬子公司泛太平洋銅業煉銅部門的負責人並木聰告訴我們「這裡24小時開工煉銅」。
銅的精煉過程大致如下:首先以回收的資源和銅礦石為原料生産「陽極」銅板。然後將銅板浸入電解槽中,通過電氣分解提取高純度的銅。這一精煉過程需要10天左右。
但精煉過程並非就此結束。在電解之後,可以發現電解槽底部留有黑色的「沉澱物」。實際上,這才是富礦。並木表示,「這其中混入了沒有提取出來的金銀」。取出沉澱物,經過加熱處理,通過電解進一步加工為純度更高的銀。當我看到融化的粘稠的銀從爐中流出,不由得感到著迷。我試著拿起了一塊剛剛完成的銀塊,比想像的要重很多。其大小相當於2升的塑膠瓶,但重量則達29千克。這樣精煉出的銅和銀再經過最終加工,將成為真正的奧運獎牌。
100部手機僅能提取3克黃金
雖然看到了銅和銀,我們仍然想看看黃金如何提煉。換了地點,我們前往了東京銀座。這次走訪的是在獎牌項目裏負責黃金提煉的日本田中貴金屬工業的銀座總店。
在陳列櫥中,金光閃閃的裝飾品和工藝品琳瑯滿目。實際上,在通過回收利用提取黃金領域,手機回收非常重要。一般來説,要提取約3克黃金,如果是天然礦山,需要挖掘約1噸左右礦石。但如果是手機,只需100部左右。關於回收利用的意義,田中貴金屬工業的母公司TANAKA(田中)控股的經理主管島野和子説「這是不耗費能源的效率很高的提取方式」。
機會難得,我又試著拿了一下金塊。雖然只有智慧手機大小,但重達1千克。順便説一下,按當天的黃金行情換算,價值在500萬日元左右。換句話説,在日本能買一輛高檔進口車。我從中也深深感覺到「都市礦山」的意義之大。
調查日本「都市礦山」的儲量會發現令人意想不到的事實。因為,從「都市礦山」的角度來説,日本其實是世界上屈指可數的「資源大國」。據日本可持續發展技術設計機構(SUStainability Design Institute,日本茨城縣筑波市)的數據,日本的「都市礦山」規模相當於約6800噸黃金。這甚至超過了南非(6000噸)、印度尼西亞(3000噸)等資源大國的儲量。除黃金外,銀和銅的儲量也處於世界領先地位。儘管使用貴金屬作材料的電子産品在市面上大量流通,但如果能提高再利用技術來發揮「都市礦山」的潛力,日本或許有一天將不必再抱怨自然資源匱乏了。
還有一個課題。在此次的獎牌項目中,聽説有人將3.11東日本大地震中受災的福島縣雙葉町和楢葉町當時發放給居民的,現已不再使用的平板電腦捐贈了出來。但實際上還有很 多手機和家電産品仍沉睡在日本的企業和家庭的櫃子裏。要製作5000枚獎牌,就必須進一步回收可循環利用資源。
東京奧組委的杉尾透計劃課長表示:「希望更多人通過身邊的東西有機會參與東京奧運會。」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南毅郎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