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美核能協定》自動延長 今後前景不明

2018/07/17


       《日美核能協定》717日迎來生效30年的期限,並被自動延長。協定允許對核電站産生的乏燃料進行再處理等,成為日本核燃料循環利用政策的依據。不過,自動延長後,只要日美任何一方提前6個月發出通知即可終止協定。因此,在日本政府內部有觀點認為,協定「變得不穩定」(日本外相河野太郎)。

 

       如果要調整協定,需要在20181月進行通知,而日美雙方均未發出通知,因此自動延長。

 

關西電力高浜核電站3號機(左)和4號機

 

       《日美核能協定》于1988年生效。作為日本核能政策的核心,核燃料循環利用的支柱是從乏燃料中回收鈽等,重新作為燃料來使用。由於鈽還可用於核武器,在非擁核國中,只有日本獲准進行回收。其依據就是日美核能協定。

 

       不過在日本,東日本大地震後關閉的核電站的重啟沒有進展,鈽無法消耗掉,保有量持續增加。美國川普政府出於對核擴散的擔憂,強烈敦促日本方面在延長協定時削減鈽保有量。

 

       日本政府將削減鈽保有量納入73日在內閣會議上敲定的《能源基本計劃》。內閣府的核能委員會將於近期敲定方針,擬提出不再回收無望消耗掉的鈽等。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在13日的新聞發佈會上針對美方的擔憂表示,「將推進鈽的利用,同時控制回收量」,並表示「將向國際社會進行詳細説明」。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