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芝和通用電氣要在海上風力發電領域聯手

2021/02/23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日前獲悉,東芝和美國通用電氣(GE)正在推進聯合生産海上風力發電核心設備的合作談判。日本政府將海上風力發電定位為可再生能源的主力電源,但歐洲和中國企業領先。日本企業方面,日立製作所等相繼撤出相關業務,正陷入苦戰。東芝將攜手在風力發電領域擁有技術和經驗的通用電氣,加快在快速增長的市場拓展業務。

    

  

      國土狹小的日本缺乏大規模增設光伏發電和陸上風力發電的餘地。日本政府計劃將目前僅為約2萬千瓦發電能力的海上風力到2030年擴大至1000萬千瓦。

  

      標準的海上風力發電設備的每套設置成本被認為達到約為50億日元。根據日本矢野經濟研究所的數據,目前為數十億日元的日本國內市場規模(建設、售電和維修維護合計)到2030年度將增至9200億日元。

  

      不過,海上風力發電的全球份額由西門子歌美颯可再生能源(Siemens Gamesa Renewable Energy,西班牙)等歐洲企業和中國企業壟斷。日本企業的規模有限,難以獲得盈利,日立製作所和日本製鋼所已從風車生産領域撤出。三菱重工也僅涉足銷售,並未生産。

  

      由多達數萬種零部件構成的海上風力發電的産業範圍廣泛。日本政府力爭在2040年之前使本國國內零部件採購比率達到60%。要在日本國內構建海上風力發電的供應鏈,生産核心設備的日本國內企業不可或缺。

  

      此次,東芝和通用電氣正在討論被稱為「機艙(Nacelle)」的海上風力核心設備的共同生産。機艙屬於風車的核心部分,容納發電機和增速機等。計劃在製造渦輪機和水力發電水車等的東芝京浜事務所(橫濱市)聯合生産機艙。有分析認為,將充分利用因東芝撤出煤炭火力新增建設而在該事務所産生的過剩人員等。

  


      受全球去碳化趨勢的推動,東芝此前在可再生能源領域尋找擴大業務的機會。此次希望與業務規模巨大的通用電氣推進零部件通用化,確保成本競爭力。

     

  

      目前正在敲定詳細合作內容,將於3月前後正式公佈。除了機艙以外設備的聯合生産之外,還在討論將合作範圍擴大至利潤率更高的發電設備的維護和運營服務。還考慮將來進駐氣象和海域情形相似的亞洲。

  

      另一方面,通用電氣在陸上風力發電領域擁有較高份額,但在海上發電領域起步較晚。該公司認為要捲土重來當務之急是首先在有望迎來大宗項目的日本確保基地。因此將攜手已在原子能和火力發電領域具有合作關係的東芝。

  

      作為激活海上風力市場的措施,日本政府設置了漁業相關人士等推動當地協調的機制,還在2019年施行了《可再生能源海域利用法》,以便企業長期運營海上風力。還在協調基於補貼和稅制等的設備投資援助措施。

  

      以增長性和支援措施等為背景,日本的海上風力業務的投資吸引力正在提高。在歐洲企業中,西門子歌美颯著眼於開拓日本市場,將於2021年在台灣啟用風車的組裝工廠。已經涉足大量海上風力發電的歐洲企業的成本競爭力很高,因此東芝和通用電氣能否在日本國內確保市佔率仍存在不確定性。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